2008中国土地学术年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
2008年中国土地学术年会11月21日上午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会议主题是“主体功能规划与耕地保护”。

安徽省副省长谢广祥介绍安徽经济发展等情况。
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国土地学会理事长王世元代表国土资源部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他指出,2008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使土地科技工作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在此背景下召开这次学术年会很有意义。
王世元强调,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的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为主线,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中央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新的部署和要求,围绕部党组提出的一系列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围绕土地管理的中心任务,不断研究新情况,破解新问题,积极开展学术交流、科学普及、学科建设和组织建设,制定学会发展的战略规划,为学会健康发展,为土地管理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开幕式由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朱留华主持,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谢广祥和安徽省科协副主席王海彦在会议上致辞。
2008中国土地学术年会主题报告会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
2008中国土地学术年会主题报告会11月21日上午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六位代表围绕严格规范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主体功能区规划原则、土地科技创新、四川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思路和方法等内容作了主旨演讲。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樊杰做了《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科学意义》主题演讲。他表示,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过大,盲目的城镇化和无序的国土开发导致区域发展失衡。国家现提出的四类主体功能区的建设,将有助于地区发展呈现出特色鲜明、功能突出的可持续发展格局。这其中优化开发可转变传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模式;重点开发可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壮大经济规模,集聚人口;限制开发重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发展特色产业;禁止开发要严格控制人为因素干扰,不能破坏主体功能区的规划。他还指出,主体功能区的应用价值对内在于解决民生问题,对外可以达到突破区域发展竞争力的瓶颈的目的。
土地学会常务理事、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司长胡存智就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问题做了阐释。他提出,要促进土地生态建设,土地生态建设要按照“环境友好、景观优美、生态和谐”的理念和以“护耕地为前提,以控制建设用地为重点,以节约集约用地为核心”的指导方针实施。
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教授蔡运龙和中国土地学会理事、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研究员唐健、安徽省土地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安徽省土地勘测规划院院长袁启分别做了《中国耕地供需变化规律研究》、《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创新与法规政策完善》和《试论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的演讲。

四川省国土勘测规划研究院李何超阐述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思路和方法。
四川省国土勘测规划研究院李何超重点阐述了《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思路和方法》的问题。他重点介绍了规划的实施进度以及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强调要尽快建设新的永久性住房,提高灾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灾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加快供水、公路、排水、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灾区人民早日过上幸福生活。
据了解,本次年会共收到论文300多篇,共200多人参会,有40多篇论文围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耕地保护的理论与方法,土地资产管理与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等议题在大会和分会场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