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3日,国防科工局在京组织召开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研制20周年纪念大会。国家航天局局长、国防科工局副局长孙来燕出席大会并讲话。原航天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刘纪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工程总设计师、中科院院士孙家栋等老领导出席了大会。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外交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等部委相关负责人和主要用户单位代表共计120余人参加了纪念大会。
孙来燕强调,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研制合作20年,凝聚了中国和巴西两国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凝聚了两国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更凝聚了两国专家和工程人员的心血和汗水,被两国领导人誉为“南南合作”的典范,在中国卫星发展史上具有特殊地位。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研制合作20年,不仅大大提升了中巴两国的国际地位,加深了中巴两国的友谊,为我们在开展卫星国际合作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为和平利用外层空间造福全人类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诚意和胸怀,树立了中国航天的国际声誉。
孙来燕介绍说,中巴地球资源卫星作为我国第一颗采取国际合作方式研制的数据传输型中高分辨率对地遥感卫星,在卫星技术、卫星应用、工程管理、国际合作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大大提升了我国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的整体水平,对推动我国建立天地配套、统筹和一体化的遥感数据运行体系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当前,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数据越来越被国际关注:我国已加入了国际空间及重大灾害宪章机制,承担着为全球重大灾害提供监测服务的义务;我国已宣布将为非洲国家提供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数据。
孙来燕表示,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合作的20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卫星的总体水平与国际上还有差距,对遥感应用产业的带动作用有待加强,新形势下的国际合作和推广工作还有待完善,做好今后的工作任重而道远。为此,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坚定不移地把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提供优质稳定的业务服务作为发展目标。要力求天地系统协调发展,进一步提高卫星系统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卫星的应用效益,使我国遥感卫星事业的发展在重视上规模的同时,更要出精品。二是在新形势下,要坚持“立足国内、放眼全球”。充分利用卫星的技术优势,发掘其应用潜力,不断拓宽国际市场。三是在业务服务的观念指导下,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在现有基础上共同寻求系统创新,充分发挥卫星更大的效益。
截至目前,中巴地球资源系列卫星迄今为止已经成功发射了三颗,累计分发数据50余万景,相当于覆盖中国国土300多遍,大大提升了我国遥感应用的规模,扩展了遥感应用的领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我国国土资源、城市规划、环境监测、减灾防灾、农业、林业、水利等国民经济建设众多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规模化、业务化应用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中巴地球资源卫星也为巴西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