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为了高峡出平湖——三峡试验性蓄水气象服务纪实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11月26日   来源:气象局网站

    西江巨坝更立,高峡平湖再展。三峡工程迎来一大历史盛事:11月4日,三峡工程坝前水位达到海拔高程172.3米,2008年试验性蓄水任务完成。三峡工程试验性蓄水成功,汇聚了广大气象工作者的艰辛与汗水、奉献与付出。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近日致信中国气象局对各级气象部门为三峡工程试验性蓄水期间的气象服务给予了高度评价。

    服务团队“四星级”

    今年9月以来,长江流域天气形势异常复杂,三峡气象保障面临巨大压力。中国气象局党组高度重视三峡气象服务,并要求各级气象部门全力做好长江流域气象服务工作,周密部署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和应急准备等工作。

    蓄水期间,中国气象局及沿江流域各省、市、县级气象部门提供了全方位分气象保障。国家气象中心加强对沿江流域气象台站指导,各省、市、县级气象台站紧密配合、主动服务,上下联动,全面动员,冲锋在前,做好全程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工作。

    据悉,三峡蓄水前,各级气象部门就开始进行设备、人员和技术方案的准备工作,并成立了专门的三峡气象保障领导小组;蓄水开始后,各级气象部门加密长江流域天气会商,密切监视,认真分析评估三峡大坝流域平均降水量的大小,确保决策服务材料的准确性,主动向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及当地政府和水利、民政、安监、交通、港口和航道等相关部门通报天气进展情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努力为大坝蓄水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有利时机。

    服务产品换新颜

    据了解,三峡工程蓄水要求控制大坝上游水位每天升幅不超过5米,降幅不超过3米。在蓄水期,长江上游子流域任何一地的降水,都会对长江的水量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准确的流域面雨量预报信息是优化蓄水工程并保障蓄水任务圆满完成的关键。

    “国家气象中心今年的三峡气象服务的亮点主要体现在对气象服务产品的更新上,尤其是流域平均降水量预报部分采用图形、表格等直观化形式。”国家气象中心应用气象室副主任赵林娜表示。

    今年以来,国家气象中心对三峡气象服务产品进行了图形更替,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原来的示意图进行了数据化处里,使得长江三峡地区和三峡以上的长江子流域直观性大大提高。同时,三峡气象服务产品从以往的5日制作一次更改为逐日制作一次,并增加了未来5天的逐日预报,原来的未来10天预报的改在每旬初制作,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实时数据和预报的更新频次,也保留了对未来一旬的天气趋势展望,有利于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对三峡蓄水工作进程予以主动把握。

    服务能力上水平

    今年三峡水库蓄水共经历了两个阶段,历时一个多月,上游流域出现7次重大降水过程。每一次降水过程都牵动着气象人的心。

    仅以9月25日至27日一次强降水过程为例,国家气象中心在天气公报中提前明确指出:“四川东部、云南大部、广西西部和南部、广东西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并克服技术上的种种困难,增加了三峡库区9个子流域的精细化预报,细化长江上游周边地形、地貌,组织技术人员利用GIS信息连夜制作面雨量底图,预报时间和空间分辨率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难度。与此同时,长江上游各有关气象部门还及时发布预警信号,向三峡总公司、三峡梯调中心等有关部门提供气象服务专报等。

    11月4日22时,三峡工程2008年汛末试验性蓄水已达到172米高程。这一目标的实现,是气象、水文等部门密切配合,相互支持,统筹调度的结果。既让广大气象工作者经受住了考验,也为三峡工程试验性蓄水提供了高质量的服务。(郭起豪 王章敏 单丽静 通讯员 向永龙)

 
 
 相关链接
· 许小峰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好气象服务工作
· 西藏自治区气象局全力做好抗击暴雪灾害气象服务
· 气象局与交通运输部合作提高交通气象服务能力
· 气象局:奥运会气象服务总结将在年底前完成编写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