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重庆加快建立12项新机制 全面推动城乡统筹建设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11月26日   来源:重庆市人民政府

    自2007年国家批准重庆市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重庆积极探索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政策措施,努力推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取得新突破,在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打造土地流转平台、建设劳动力转移服务网络以及促进城乡资源双向对进等方面的改革探索,在全国产生积极影响。下一步,该市将围绕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劳务经济、土地流转和集约利用三条主线,加快建立12项新机制。初步设想,通过改革试验,到2012年,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突破,基本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框架。

    在推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方面,重庆市将进一步强调“一圈两翼”区域错位发展战略,建立产业合理布局与有序发展的导向机制,形成市域主体功能定位,引导区县(自治县)错位发展,并建立区域对口帮扶互动发展机制,形成“一圈”帮扶“两翼”、圈翼协调发展的格局;建立政府财力向公共服务特别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倾斜的投入机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构建起统筹城乡的公共财政框架,并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运行要求的政府服务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在推动劳务经济发展方面,建立提升劳动力素质和引导其就业创业的新机制,加快城乡劳动力就业创业培训,完善城乡一体的就业引导服务体系,建立覆盖城乡、有序转接的社会保障新机制,把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农民工等不同群体纳入社保体系之中,完善不同群体与地域之间的保障转续办法,建立引导城乡人口合理分布的新机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使人口迁移与就业相衔接、相协调,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建立促进和谐的现代社会管理新机制,加强对农民工的服务与管理,探索新型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在推动土地流转和集约利用方面,该市将建立“承包地换保障、宅基地换住房”的新机制,盘活农民资产,为农民入城定居创造必要条件,减少乡村土地撂荒和房屋闲置,建立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新模式、新机制,在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前提下探索新型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建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网络加快向乡村延伸的新机制,健全农村生活服务体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立招投标方式配置扶农资源的新机制,加快支农资金、扶贫资金整合运用,提高财政资金投入“三农”的绩效,逐步建立多元化的乡村投入机制。

    到2012年,重庆市重点领域改革将取得突破,基本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框架,到2020年,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体系,基本实现“314”目标定位。

 
 
 相关链接
· 重庆严厉打击煤矿非法和违法生产专项行动显成效
· 重庆5年内将建5个10万亩级连片高产农田示范片区
· 重庆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 农村教师补贴月涨200元
· 重庆:"全国劳务电子商务平台"帮助3万农民工就业
· 重庆工商部门提醒:洗车时车主莫做“甩手掌柜”
· 重庆调整工业投资发展目标 打造“6+1”产业基地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