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至广州快速铁路前不久正式开工。这是国家支持贵州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最大的项目,同时也是西南地区第一条时速在200公里以上的高标准铁路,是贵州省历史上建设规模和投资额度最大的建设项目,整个工程投资估算总额858亿元,是贵州省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牛鼻子”工程。
在贵阳至广州快速铁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省委书记石宗源用“三个有利于”,强调了贵广快速铁路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早日建成贵广快速铁路,有利于构建贵州省在西南地区的陆路交通枢纽地位,有利于促进贵州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贵州省更好地融入泛珠三角,对贵州省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省长林树森要求,抓好沿线城镇规划建设,加快沿线相关产业发展,要让贵广快速铁路真正成为贵州省的富民之路、跨越之路。
贵州省经济的特点是投资拉动型,最现实、见效快的办法就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投资。省委、省政府长期以来高度重视重大项目建设,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投资安排和工作部署等各个方面,始终把重大项目建设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前三季度全省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8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以上。
大项目支撑大产业,大产业促进大发展的格局开始形成。今年,重点建设项目总数489个,其中收尾项目26个,续建项目139个,新开工项目85个,预备项目239个。前三季度,在建重点建设项目共完成投资289亿元。项目涉及农林水利、交通、电力、煤炭和城建等行业。明年,全省预计重点建设项目总数将达560个,总投资将达4000亿元左右。
在今年重点建设项目的收尾项目中,目前有19个项目进展顺利,贵遵高速公路扎佐至南白段、大方电厂、和纳雍比德煤矿等13个项目完工。在续建项目中,目前大部分项目完成了3季度目标,兴化化工公司合成氨尿素节能技改工程和毕节力帆骏马振兴车辆公司改扩建等均已完成。在新开工项目中,目前已有毕节倒天河综合治理二期拆迁企业整体搬迁项目和台江台雄水库等36个项目开工建设。
今年以来,全省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遭遇前所未有的“风吹雨打”:先是突如其来的特大雪凝灾害,接着是愈演愈烈的全球金融危机。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全省上下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排难前行,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重要力量。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全省国民生产总值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2.0%、增长5.7%和8.6%,经济增长呈逐季加快态势。
随着贵广快速铁路这出“重头戏”拉开帷幕,贵州省交通领域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厦蓉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快速推进,贵阳至昆明铁路客运专线、贵阳到重庆快速铁路、贵阳到成都快速铁路、贵阳到长沙铁路客运专线和贵阳到南宁等后续铁路项目进入前期准备阶段。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有效地拉动内需。今年交通建设部门特别规定,高速公路建设用的钢材、水泥、砂石等建材尽量在本土企业中采购,企业有了这些生产订单就活了。沿海地区出口受阻,大批农民工返乡,就业形势突出,而高速公路建设既是资金密集型行业,也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就业容量大,吸纳劳动力能力强。据专家测算,1400多亿元的投资,可增加240多万个就业机会,这对于缓解目前就业压力会起到积极作用。
重点建设项目在推动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城乡居民充实了“钱袋子”。就农村而言,病险水库加固、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和农村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农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农民增加收入创造了条件。今年,虽然自然灾害频繁和灾情较重,前三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2015元,比上年同期实际增长9.4%。
从城镇来看,加强交通、通信、城市基础设施等建设,使省内一些行业的生产能力得到较好的利用,改善了企业的经营状况。同时,通过重点建设项目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为近几年的财政收入和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创造了条件。前三季度,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49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城镇居民家庭收入进一步增加,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816元,比去年同期实际增长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