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广大建设者历时4年半的艰苦努力,南水北调北京段工程已建成通水,并于今年9月成功实现冀水进京。昨天,南水北调北京段工程建设总结表彰大会隆重举行,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郭金龙,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张基尧出席大会,并为优秀建设集体和优秀建设者代表颁奖。
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起自房山拒马河,经房山区,穿永定河,过丰台,沿西四环北上,至颐和园团城湖,全长80.4公里,全部为地下管涵。北京段设计流量50立方米/秒,年供水10亿立方米。工程于2003年12月30日开工,今年4月28日主体工程基本完工,通过了临时通水技术验收。北京南水北调工程同时具备通水、消纳、供水能力,实现了安全、优质、又好又快的建设目标。
会上,市委常委、统战部长牛有成宣读了优秀建设集体和优秀建设者表彰决定。获奖者代表上台领奖并发言。
张基尧在讲话中说,南水北调北京段工程率先建成通水,实现了中央既定的战略部署,缓解了北京日益严峻的水资源短缺状况,激励了建设者的热情,增强了社会各界的信心,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希望大家以更加饱满的政治热情和更加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做好各项后续工作。要切实做好永久供电、自动化系统等剩余收尾工程,保证工程质量;认真做好北京段工程的运行和调度管理,提高运行管理水平;认真做好规划,加快市内配套工程建设,发挥工程整体效益;认真做好征地拆迁等有关收尾工作,为工程顺利调度运行和社会稳定创造良好条件;全面梳理总结建设管理经验,为后续工程建设提供借鉴。
郭金龙在讲话中说,南水北调工程对首都全面履行“四个服务”职责、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北京市有关部门、区县和全体建设者要继续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全力做好南水北调市内工程建设的各项工作。要认真落实国务院部署和要求,优质高效地完成好工作任务,确保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成果惠及人民群众,为促进首都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要加快推进市内配套工程建设,继续坚持质量第一,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精心管理,高标准、高效率地按期完成各项工程建设任务;要提前研究接纳调水相关工作,及早组织力量,抓好关键技术、工艺的攻关,提出应对和解决问题的方案,确保届时调水到京后顺畅、高效利用;要始终把节水、治污放在首位,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提高再生水利用率,建设循环水务;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体制机制,把南水北调工程作为扩大投资的重点项目,加快相关配套项目审批,积极筹措建设资金,保证新建、扩建水厂及配水管网建设顺利推进。
大会由副市长赵凤桐主持,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副主任张野以及发改委、水利部和北京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记者 汤一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