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农业部发布2008年10月稻米、棉花等市场监测信息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12月01日   来源:农业部

2008年10月玉米市场监测信息

    一、玉米单产提高,总产有望再创历史新高

    当前,玉米收获已经全部结束。10月以来,东北产区气温比常年偏高,日照充足,利于玉米收晒。总体看,今年玉米生产形势良好,虽然面积较上年略有下降,但有利的气候条件使得玉米单产明显高于上年,总产量有望再创历史新高。

    二、玉米出口继续大幅下降,进口增速减缓

    2008年以来我国玉米出口大幅下降。据海关统计,1-9月份我国累计出口玉米16.6万吨,同比减少96.3%。今年玉米出口省份主要集中在吉林、辽宁、黑龙江及河北4省。其中,吉林省出口14.9万吨,占出口总量的90%。

    玉米进口增速减缓。9月份进口玉米1274吨,同比减少4.1%。1-9月累计进口1.6万吨,同比增长60.4%。其中,中缅边境贸易占进口总量的68.9%,美国的一般贸易占进口总量的25.7%。

    三、国内玉米供给充足,国际玉米供求矛盾加剧

    由于国内玉米连续多年产大于需,加上今年出口大幅下降,市场供给增加,国内玉米供给充足。

    据国际谷物理事会(IGC)预计,2008/09年度全球玉米产量为7.71亿吨,比上年度减少2.0%。玉米消费量处于创纪录的7.88亿吨,增长1.5%。全球库存下降到1.09亿吨,为5年来的最低水平。库存消费比13.8%,低于国际粮农组织公认的17%的谷物安全标准。

    四、国内玉米价格季节性回落

    今年新玉米上市后,与前两年价格上涨相反,呈季节性回落。10月份,国内产区平均每吨批发价格为1600元,环比跌2 %,同比涨4.1%。销区批发价格为1875元/吨,环比跌2%,同比涨5.3%。

    五、国际价格大幅下降至年内新低,国内外价差迅速缩小

    10月份,国际玉米价格已跌至今年以来的最低点,比6月份历史最高价格每吨下降106美元,跌幅高达37%。10月份,美国墨西哥湾2号黄玉米平均离岸价为181美元/吨,环比降22.7%,同比涨10.2%,约折人民币为1236元/吨,比国内产区批发均价每吨低364元。

    10月份,从美湾到中国标准驳船海运费月均价为43美元/吨,比今年5月份最高价位每吨下降100美元,减幅达96.9%。这使得玉米进口到岸税后价与国内市场价差迅速缩小。以广州黄埔港为例,10月,美国玉米到岸税后价折合人民币为1860元/吨,比同期国内玉米到港价高出107元/吨,价差比上月缩小。

|<<   上一页  6   7   下一页  
 
 
 相关链接
· 农业部在广西南宁召开全国农业国际合作工作会议
· 农业部部署冬季小麦条锈病和果园病虫防控工作
· 农业部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农产品产销衔接拓展市场
· 农业部通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技推广培训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