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国家质检总局党组召开党组调研成果交流会。党组成员在前期深入基层调研、形成调研报告的基础上,以相互交流重点调研问题的方式,共同讨论,促进解放思想活动的深入开展。交流会由党组书记、局长王勇主持,党组副书记支树平,党组成员蒲长城、魏传忠、郭汝斌、孙大伟、纪正昆、宋明昌、张沁荣,总工程师张纲、总检验师项玉章作重点发言,党组成员刘平均作了书面发言,中央第十七指导检查组组长林兆枢到会指导。
会上,总局党组成员围绕“提升质检水平,服务科学发展”主题和“七个新”的目标要求,交流了调研成果。支树平就质检系统机构编制问题,蒲长城就食品安全机制问题,魏传忠就检验监管模式改革问题,刘平均就全国质检系统检测机构建设问题,郭汝斌就反腐倡廉问题,孙大伟就认证认可的制度完善和机制建设问题,纪正昆就国家标准化体系工程建设问题,宋明昌就世贸标准与法规建设问题,张沁荣就提升质检队伍素质问题,张纲就特种设备全过程监管问题,项玉章就加强宏观指导和改革监管措施问题进行了思考分析,并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王勇在发言中首先从主观与客观两方面原因分析了质检系统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一是质量宏观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质检系统职能定位有待进一步厘清。三是监管制度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监管与服务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摆正。五是基础建设有待进一步夯实。六是能力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七是党风廉政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王勇提出了如何加强和改进质检工作的措施和要求。
王勇指出,要进一步明确质检部门的职能、地位和作用。要在基础保障、参谋助手、监管执法、服务发展、促进和谐五个方面发挥好作用。王勇特别强调,要进一步加强质量宏观管理。加快起草新的《质量发展纲要》,提出质量工作任务和远期奋斗目标,发挥好质量工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基础作用;要定期拿出宏观质量状况分析报告;要科学设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要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列入地方政府综合考评体系;要紧密围绕国家重大部署,出台质检政策措施。
王勇指出,要进一步提高监管工作有效性。建立以风险管理为中心环节的现代质检监管制度。要建立质量安全巡视制度,完善明察暗访制度,健全举报奖励制度,要建立完善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建立质量安全信息综合平台,加快建立质量安全诚信体系。
王勇强调,要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要根据三定方案,进一步厘清质检部门和兄弟部门的职责边界与衔接问题。同时,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质检法律法规体系。要密切跟踪《食品安全法》、《国际卫生检疫法》立法、修改进程,不断完善质检工作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普法教育,使全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真正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下放行政审批权限,减少行政风险,尽快实现全部项目的网上审批,提高工作效率。王勇说,要从增加投入、加快体制改革、盘活系统内外科技资源、做好技术基础工作的长期规划、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
王勇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要继续抓好总局《关于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的实施办法》的学习贯彻,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狠抓落实。要建立一把手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好一把手对工作规划和总局实施办法的负总责的责任。一把手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加强自我监督,多用心想事、用力干事,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对事业负责,对组织负责。要建立健全制约机制。要加大干部交流、轮岗的力度。
最后王勇代表总局党组对会议进行了总结。王勇说,这次调研活动精心组织、调研深入、成果丰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每位党组同志的发言都有思想、有思路、有观点、有深度,有许多真知灼见。王勇要求,要用调研成果统一思想认识、拓展改进质检工作思路、促进整改存在的问题。并且要着力运用学习调研成果,认真开展解放思想讨论。一是要统一认识,形成共识。二是要振奋精神,坚定信心。三是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参加会议的还有总局机关各司(局)主要负责人,认监委、标准委班子成员和直属挂靠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国家质检总局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各组正副组长也列席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