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110"—百姓心中的安全符号 现代警务的指挥枢纽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12月05日   来源:公安部网站

    发端于改革开放之初,起源于沿海开放城市,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发展壮大———110,它依靠功能强大的公安指挥中心、覆盖全国城乡的接处警网络,已逐步发展成为公安机关的一面旗帜,公安工作的一个品牌,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一种精神;成为公安机关维护动态环境下社会治安秩序和处理突发事件的有效机制,成为公安机关促进社会和谐、服务千家万户的窗口;更是老百姓身处危难时最先想到和最信得过的安全符号。

    警务改革的突破口

    东方风来满眼春。20世纪80年代,我国进入一个全新的现代化社会发展阶段。随着人、财、物的大流动,犯罪活动也呈现突发性、暴力性、集团性、流动性等特征。犯罪手段多样,一些新型犯罪的不断发生,对沿袭数十年的旧的公安体制形成了挑战,旧的打击犯罪方式和对治安的静态管理模式的弊端日渐暴露。处于改革开放潮头的广州,成为警务改革的试验田。1984年,广州市公安局着手进行全市公安机关通讯指挥和联络系统的设计工作,1985年夏季开始安装调试,同年底培训工作人员。1986年1月10日,广州市公安局110报警台设立。他们把公安机关内部的无线对讲机、总机等设备归到一起,成立指挥室,受理群众对刑事、治安案件的电话报警,建成全国第一个110报警服务系统,开创了公安机关接警处警一体化的雏形。

    1987年6月,公安部在经过派调查组赴广州进行专门考察后,发出专门通知,向全国公安机关推广广州市公安局的做法,要求各大城市在一两年内普遍建成110报警台,并力争尽快投入使用。110报警台建设成为推动整个公安警务改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1996年,福建省漳州市公安局率先提出110在打击犯罪的同时,受理群众求助,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将“报警台”改称为“报警服务台”。

    1996年10月,公安部联合邮电部共同下发通知,明确规定当事人拨打110电话一律免收电话费,110报警服务台成为一项服务于社会的公益事业。

    110是公安机关的骄傲,是公安工作的重要平台。公安部指挥中心主任程人华告诉记者,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铿锵脚步,110在发展中也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总结起来就是:必须坚持党委对110工作的领导,明确110前进的方向;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坚持打击犯罪与服务群众并重的方针;必须坚持有警必接,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协同作战的原则;必须实施科技强警战略和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的战略,以规范化建设为保障。

    时刻回应百姓呼声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110。”漳州110职能的拓展,受到了百姓的拥护,坚持为人民服务也成为全国各地公安机关110报警服务台建设和开展工作中不变的宗旨。

    2003年5月,公安部出台《110接处警工作规则》。这是一份在指挥中心和110报警服务台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文件。它以110报警服务台的规范化建设为出发点,以打击犯罪、服务群众及受理群众投诉三项基本职能为主要内容,对110接处警工作的职能、要求、程序等方面作了较为详细、明确的规定,并再次明确将漳州110的“四有四必”精神作为全国公安指挥中心暨110报警服务台的工作追求和价值核心。

    近年来,各地公安机关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和谐社会构建,不断强化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意识,一批便民利民措施正在加紧推进过程中。

    ———短信报警作为聋哑人等特殊群体和不便于使用语音报警等特殊环境下的报警方式,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7年底,上海、天津、江苏、浙江等四省市所辖城市已全部开通短信报警服务,另有44个地级市、15个县级市也开通了此项服务。2006年全国110短信报警接警量为40余万起。

    ———上海公安机关联合邮政部门在国内首创了“110信箱”专递服务。在上海,市民如果想反映各类治安问题,只要在普通的信封上注明“110信箱”,不用贴邮票、不用署名,举报线索材料就能够在第一时间送达公安机关。

    ———武汉市公安机关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组织出警民警进行救护技能培训,为及时救助受伤、急病群众创造了条件。

    ……

    构建现代警务指挥枢纽

    在探索中建设,在建设中完善,在完善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110报警服务台作为各地公安指挥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壮大可以说是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也是顺应社会治安形势发展的必然。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强警战略的深入推进,信息化条件下的我国公安指挥中心已开始由单一的110报警功能,提升为集人工报警、自动报警、GPS卫星定位、视频监控、调度指挥、求助服务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接警处警管理中心和应急指挥枢纽。

    2003年召开的第二十次全国公安会议提出,县市级公安机关要逐步将110、119、122“三台合一”。这是公安部党委在新时期、新阶段,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安工作发展需要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也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警务创新。

    截至2008年10月,全国已有91.6%%以上的县市级公安机关和73.2%%以上的地级(含)以上城市公安机关实现了“三台合一”目标。

    从2005年开始,公安部历经一年多时间,针对部、省、地市、县四级公安机关指挥中心各自特点,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研究起草了《公安部指挥中心工作规范》《省级公安机关指挥中心工作规范(试行)》《地级(含)以上城市公安机关指挥中心工作规范(试行)》《县市级公安机关指挥中心工作规范(试行)》,并于2007年5月下旬印发各地。四级工作规范从指挥中心工作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各级公安机关指挥中心工作的共性,又照顾各自的不同特点,对各级指挥中心职责权限、机构设置、值班、指挥调度、情报信息、110接处警等做了详细而科学的规范。它明确了指挥中心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的目标,切实解决了长期制约基层公安指挥中心建设中的一些瓶颈问题,成为加强公安机关指挥中心系统规范化建设、加强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

    我们欣喜地看到,一套符合实战需要的现代警务机制,一个设置规范、反应灵敏、指挥有力、功能齐全、运转高效的应急指挥枢纽,在许多地方公安机关已经成为现实。 

 
 
 相关链接
· 公安部等7部门将家庭暴力报警纳入"110"出警范围
· 公安部通报全国公安机关110报警服务台建设情况
· 公安部:06年底前市、县110 119 122将统一为110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