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抵御国际金融“寒流”的同时,中国将为贫困人口筑起一道“保暖墙”。
12月4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的“友成扶贫志愿者行动计划”启动仪式上,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范小建表示:“国际金融危机、经济发展减缓、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困难、自然灾害频发等对贫困地区的影响不可低估。”
范小建说,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快推进的背景下,包括贫困地区在内的广大农村要素流失速度在加剧,农民特别是贫困人口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
“扶贫开发任务仍然十分繁重。”范小建说,目前,我国仍然是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还相当突出,贫困人口规模依然庞大,贫困程度依然很深,贫困区域依然不少,致贫因素依然很多,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
据介绍,经过30年的努力,中国的绝对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人减至到2007年的1400多万人。扶贫方式从最初的财政扶贫,到“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所提出的开发式扶贫,再到2002年后提出的“大扶贫”的观念和策略,扶贫开发呈现出专项计划扶贫、惠农政策扶贫和社会各界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互为支撑的新局面。
据国务院扶贫办统计,2008年,中央安排的财政扶贫资金达到167.34亿元,财政扶贫投入增幅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从2008年起,中国还将用3年时间,确保22个人口较少民族的209个贫困村、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边境一线的432个贫困村和重点县中革命老区县的24008个贫困村完成整村推进扶贫规划。
范小建认为,目前扶贫开发也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特别是目前,”他说,“党中央、国务院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及时作出了扩大内需、加大投资力度等一系列战略部署,其中的重点就是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这也为扶贫工作提供了新的有利条件。”
“友成扶贫志愿者行动计划”是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在其主管部门国务院扶贫办领导下,经过近一年的设计、调研和试点而最终形成的创新型公益项目。
12月5日是第23个国际志愿者日,在“友成扶贫志愿者行动计划”启动仪式上,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银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等19家企业联名倡议企业界跳出简单的慈善公益思维,全面思考企业与社会的关系,由“出钱”向“出人”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