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安徽科技助粮食生产创新高 产量将超过300亿公斤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12月09日   来源:安徽省人民政府

    日前,从安徽省农委传来喜讯,2008年安徽秋粮全面增产,全年粮食产量将超过300亿公斤,再创历史新高。这也是安徽省连续5年夺得粮食丰收,连续3年创历史最高水平。

    安徽粮食生产再创新高,得益于近几年来全面推进的粮食生产三大行动。安徽今年启动实施玉米振兴计划,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推动力度。建立考核奖励机制,省财政预算安排1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粮食生产三大行动。各地把粮食生产三大行动作为一项重点工程,狠抓措施落实,形成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大行动的核心内容是科学种田技术的集成推广,以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安徽省通过良种良法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巩固了粮食主导品种的优势地位,关键生产技术发生了重大转变,以“一增四推”等为主要内容的水稻关键技术到位率达到75%以上,玉米种植密度较往年有了大幅度提高。

    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对粮食生产丰收作用十分突出。2008年安徽省农资综合直补资金达到43.4亿元,较上年增加了165%。安徽省新增玉米良种补贴660万亩,有力地促进了优质高产品种推广;省财政切块安排补贴资金1.5亿元,对1600万亩水稻、玉米核心示范区良种良法示范农户进行补贴;开展了水稻良种补贴与良种挂钩试点,补贴资金与良种挂钩率达到98.6%。

    核心示范区的辐射带动是安徽省全面推进粮食生产三大行动的有力抓手。在秋粮生产中,安徽省共建立水稻核心示范区1100万亩、玉米核心示范区500万亩,建设了13个水稻、4个玉米和2个大豆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点。据测产验收,全省一季稻核心示范区平均亩产在600公斤左右,玉米核心示范区平均亩产均在400公斤以上。核心示范区和高产创建示范点建设充分发挥了典型带动作用,为全省秋粮生产水平提高提供了重要支撑。

    为推进粮食生产三大行动的开展,安徽省农委还组织农技、植保、种子和土肥等单位各领建1—2个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组织50名省级专家对口联系指导100个种粮大户,建立了32个小麦、30个水稻和12个玉米苗情监测点,开展粮食生产科技宣传普及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文晶、白海星)

 
 
 相关链接
· 决定解读:落实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
· 湖南省粮食生产跃上历史最高峰 连续5年实现增产
· 河南粮食生产连续5年创新高
· 山东省粮食生产连年增产 粮食生产大省实至名归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