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继本月初之后中央气象台再次发布寒潮橙色预警,全国大部分地区又要迎来一次大风降温天气。这次来势汹汹的的强冷空气与月初相比有何不同,又会对我国造成怎样的影响?能否带来大范围雨雪降温天气?干旱和雾霾天气会不会结束?在本期的专家访谈中,我们邀请到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宗志平,聊一聊大家关心的话题。
【徐文彬】 宗首席,您好!请问这次中央气象台预报的强冷空气,与前几次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宗志平】 这次强冷空气12月20日开始进入我国,然后南下影响我国的大部分区域。这次的冷空气与月初那次强冷空气相比,它的路径更要偏中部一些,属于我们气象上说的超极地路径,也就是说这股冷空气从内蒙古中西部经河套地区进入我国,主要影响西北地区东部、黄淮、华北、江淮这一带,一直到整个南方的大部分地区。上次冷空气入侵的路径是“西北——东南”这个方向,所以对新疆和东北地区都有影响,但这次冷空气对这两个地区影响并不是很大。这次冷空气影响范围可能会比上次小一点,但是这次强冷空气造成的大风和降温还是很强的。
【徐文彬】 那么这次的强冷空气持续时间大概有多长?强度怎么样?
【宗志平】 这次的强冷空气,从20日进入我国以后,主要在20日到23日白天对我国陆上产生影响。22至24日,南方地区的气温都将处于偏低水平。至于这次冷空气的强度,从现在来看,北方像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江淮、江汉这些地区,降温幅度一般在8到12摄氏度,最多可能会达到14摄氏度;南方地区也会有6到10摄氏度的降温,最多可能达到12摄氏度。中央气象台会密切关注这次的强冷空气,我们已于今天下午发布了寒潮橙色警报。
【徐文彬】 看来这次冷空气影响是比较大的?那么这次强冷空气会不会导致大范围的雨雪天气出现?
【宗志平】 从目前看的话,主要出现降雪的地方,在华北中北部、山东半岛、辽宁南部,这些地区可能会有小到中雪,局地可能会有大雪。像江淮、江汉等地,可能会出现小雨转雨夹雪的过程。到了江南北部和西南地区,主要以小到中雨为主,在西南地区局部海拔比较高的地方,不排除会出现一些降雪,但是总的来说,南方还是以雨为主。相对来说,这次强冷空气造成的强降雪的范围不是很大。
【徐文彬】 今年自从进入12月份,冷空气可谓是接踵而来,这么频繁的冷空气入侵,对于我国冬季干旱和较高的森林火险等级,都会有怎样的影响?
【宗志平】 确实是这样,目前虽然冷空气比较频繁,但是由于暖湿气流不是太强,所以我国华北、黄淮这些地区的干旱还是比较明显的,即使有一些区域性的降水,强度也不是很大,对缓解当地旱情起不到很大作用。
而由于风干物燥,很多地方的森林火险气象等级比较高,前几天在西藏东部的林芝地区就已经发生了森林火灾,所以我国要加强林区的用火安全。另外在城市里,由于大风,空气干燥,也很容易造成一些火灾,请注意冬季用火安全。
至于缓解旱情和森林火险等级方面,我们建议有条件的地区,遇到比较好的天气条件时,可以采用人工影响天气的办法,产生一些降水,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森林火险等级和旱情。由于这次强冷空气并不会带来大范围的降水,所以在最近这段时间可能干旱和高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还要持续。
【徐文彬】 很多网友非常关心,对于这种接踵而来的冷空气,普通民众应该怎样预防?或者说怎样抵御强冷空气的侵害?
【宗志平】 从个人来说的话,应该加强自身的保暖,然后预防感冒,预防呼吸道疾病。另外在有大风天气的时候,远离比较高的建筑物和一些广告牌之类的物体。对农民朋友来说,冷空气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比如说要加固牲畜的围栏,还要储备一些粮草给牲畜御寒过冬。对一些设施农业,比如现在有很多的大棚,也要注意加固和采取增温的措施。
【徐文彬】这次的强冷空气,会不会伴随大风?
【宗志平】肯定会的。这次强冷空气的特点,一个是降温比较明显,另外就是大风。我们预计,在西北东部、华北、黄淮、江淮,包括江南东北部,风力都能达到五到七级,南方可能会有四到六级。从20日夜间开始,一直到23日,整个东部和南部海区,自北向南将会出现7到9级、阵风可达10级的偏北大风。总体来说风还是比较大的。
【徐文彬】 最近这段时间在我国西南部和南方地区,雾霾天气都相继发生,这次的强冷空气对我国交通,或者对雾霾天气有什么影响?
【宗志平】 对交通的影响,一个是在出现降水的地区,应该要注意道路交通的安全,因为雪后很容易结冰,要注意各地气象台发布的道路结冰预警信号和降雪预警信号。另外对海上运输来说,由于冷空气对我国东部和南部海区影响也是非常大的,请在海上航行的船只要特别注意运输安全。
至于对雾霾天气的影响,应该说20日早上,南方可能还会有一些雾,局部地区可能有大雾,但是从20日夜间开始,这股冷空气迅速南下以后,南方的大雾天气将会消失。
【徐文彬】 进入12月份后,接二连三的冷空气在不断考验着我国。这次冷空气过后,本月会不会还有强冷空气继续入侵?
【宗志平】 现在已经进入了冬季,冷空气比较频繁应是比较正常的,但是强冷空气的形成,需要有一个堆积的过程。这次强冷空气过后,可能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堆积再下来,也就是说,后面肯定还会有冷空气影响,但三五天内是不会有这么强的冷空气的,当然我们也会加强监视。
附寒潮预警信号标志及其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