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永远的环保,就没有永远的企业,企业不消灭污染,污染就消灭企业。”这是广西一名小学生在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在《中国环境报》发起的“我为污染预防和治理献计策”征文活动中的来信。日前,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瑶族自治县第二小学六(四)班42名小学生的83篇投稿寄到了环境保护部,周生贤部长在仔细阅读了孩子们质朴真诚的来稿后深受感动,当即提笔向组稿的老师回信,并将来稿批转部有关部门,要求认真研究并尽快解决信中反映的环境污染问题。
在全系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环境保护部各部门认真学习中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核心理念,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部门、地方和专家意见,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其中,环境部污染防治司为广泛听取民意,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基层取得实际成效,进一步推动污染预防和治理工作取得新进展,从10月22日起,通过《中国环境报》向全社会发起了“我为污染预防和治理献计策”征文活动,引发社会各界热烈响应。
12月3日,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瑶族自治县第二小学六(四)班42名小学生的83篇投稿寄到了环境保护部。一位小作者写到:“没有永远的环保,就没有永远的企业,企业不消灭污染,污染就消灭企业”;一个孩子发出困惑:“我们的环境污染这么严重,一定是没人管理”;几位小同学建议:“要让工厂使用先进的技术,要建几个污水处理厂,要对超过排放要求的工厂罚款或关闭,要使用农家肥,少用化学品”……翻开一页页稿件,孩子们用清澈的童心观察身边环境,关注节能减排,提出了质朴而真诚的建议,成为环境保护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以来特殊的亮点与意外的收获。
周生贤部长在仔细阅读了83篇来稿后深受感动,当即提笔向组稿的小学老师韦承先回信,并将来稿批转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周生贤部长在回信中表达了对来信师生由衷的敬意和感谢,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并要求有关部门尽快解决信中反映的环境污染问题,为孩子们的成长和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收到周生贤部长的批示及转去的83篇小学生来稿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领导高度重视,自治区环保局、教育厅以及河池市、大化县有关领导连夜召开会议研究讨论,次日赴河池市大化县第二小学,将周生贤部长的亲笔信送至孩子们手中,并与师生们座谈,听取他们的意见。与此同时,针对学生来稿中提到的当地环境污染问题,自治区环保局组成调研组立即展开走访调查,自治区人民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要以周生贤部长的批示为契机,结合当前污染减排及生态省建设等重点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有力措施,解决地区面临的环境问题,提高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尽快提升环境质量,受群众监督,让群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