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基础教育质量、促进城乡教育统筹发展,重庆市实施“七大计划”加快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实施师德师风建设计划。该市制定了《重庆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评价标准》,实行教师职业道德的定期、定量考核评价。广泛开展“铸师魂、正教风、树形象”师德师风建设系列活动,实现师德师风建设的制度化管理、常态化推进,一大批师德高尚、业务熟练的农村教师群体不断涌现。“全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豆洪波、“全国道德模范”获得者李明素、“感动重庆十大人物”刘红廷、“把青春献给山村教育”的石元英老师等就是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
二是实施农村教师全员培训计划。重庆市积极组织全市本土课改专家、一线教师,大量制作适合该市农村教师发展需求的系列录像、光盘和网络资源,利用重庆电视台科教频道开设“空中课堂”,利用教师研修网开辟农村教师学习专栏,利用城市带农村教师网络研修共同体互动平台,实施19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全员培训和网络互动,使农村教师同步接受高校和城市教师的优质培训。
三是实施村小、“代转公”教师提高培训计划。重庆启动实施新转新聘教师的全员岗位技能培训。完成414名(其中小学语文177名、小学数学161名、初中语文37名、初中数学39名)新转新聘教师的市级集中脱产培训。启动实施村小教师市级专项培训计划,完成254名(其中语文104名、数学104名、体育46名)村小教师培训任务。对农村村小教师、“代转公”教师实施市级专项培训,极大的调动了农村教师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潜在的求知欲望和进取内力。
四是启动艺术、体育、健康教育教师专项培训计划。首次启动实施全市音乐、美术、体育、健康教育各学科教师50名的骨干市级专项培训计划,各区县(自治县)同时启动本地区音乐、美术、体育和健康教育教师的全员轮训工作。
五是实施贫困地区英语教师专项培训计划。香港田家炳基金会首次在渝设立专项资金300万元,扶助该市贫困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首批已完成对黔江、涪陵、垫江、开县四个项目区县113名中学英语培训者和小学一线骨干教师,以及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教育学院、重庆文理学院、长江师范学院、渝中区、江北区、沙坪坝区、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30名英语教师、教研员的集中培训。项目还将对四个项目区县300名一线英语教师开展培训,帮助建立项目区县英语教师学习资源中心和英语合作学习组织,广泛开展英语教师的自主学习和研修活动,提升英语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
六是实施城镇教师援助农村教育计划。该市继续组织30名名师、研究员和特级教师,组织300名城区优秀教师到边远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讲学支教。从西南大学等6所高师院校选拔770名优秀学生到边远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顶岗实习”支教。从在渝高校、职业院校及市属教育单位,选派200名中级以上教师参与农村乡镇人才队伍建设计划。统筹安排一批城市教师培训机构,对口贫困区县开展“扶贫支教、送教下乡”手拉手项目支教、支研活动,每年培训农村教师50000人以上。实施主城100所高职院校、重点中职校和重点中小学,与100所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百校牵手”,对口开展人员、资源、课堂、教研、科研全方位帮扶。选择沙坪坝、九龙坡、南岸、北碚区,启动区域内城乡教师交流任职试点计划,探索城乡教师优化配置新的工作机制。
七是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网络研修计划。设立专项经费,建设开通重庆教师研修网,并与重庆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各区县教师研修网络实现互联互通,精心挑选、下载、制作并上传大量各类教师培训资源,供农村教师随时随地的免费学习和下载使用,成功搭建了重庆市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在线学习、远程管理和互动研讨的信息资源平台。
截至目前,该市拥有普通中小学(含幼儿园)12242所,专任教师237779人,其中县镇及以下地区中小学(含幼儿园)专任教师201676人,84.82%的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集中在农村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