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受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影响,2008年四川劳务经济无论从输出规模到劳务收入都再创新高。1月8日,四川省农劳办披露,去年四川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仍达2023.4万人,比上年增加21.4万人;全年劳务收入突破1200亿元,达到1228亿元,比上年增加151亿元。四川农民人均劳务收入2234元,约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左右。
在转移输出的劳动力中,省外输出1181.1万人,省内转移830.6万人,外派4.7万人。“5•12”汶川特大地震之后,四川上下充分利用对口支持平台,积极与18个对口援建省市一起搭建省际间灾区农村劳动力就业快捷通道。通过现场招聘、信息发布、远程见工等方式,实现了灾区80多万受灾群众非农就业。仅江苏企业就吸纳德阳农民8万多人就业。
为切实稳定农民工就业和做好失业返乡农民工工作,省政府向北京、上海、江苏等16个省(市)发出信函,恳请继续关照川籍农民工就业,并在促进稳定就业、开展百万农民工技能大培训、实施就业援助等方面出台了优惠政策。去年四川农民工技能培训239.89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19.9%。
为扩大输出规模,四川创新“劳务公司+用工企业”输出模式,鼓励川籍务工能人利用他们创办的公司或实体带动本地农民外出就业。2008年,四川新增成建制输出劳动力28万余人。仅资阳市农民工魏永成创办的永成劳务公司就带动了3000多名资阳籍员工就业。据统计,培训基地与18个对口援建省(市)的就业输出量占灾区总输出量的2/3左右。
2008年,四川农民工社会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全年省内用工单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达到521万份,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141.5万人,比上年增长149.6%。医疗保险154.4万人,比上年增长1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