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青海省优先发展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生活质量、生产条件、生态需求的民生水利,进一步强化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不断提高用水效率,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立足生活保障,着力推进城乡供水安全,提高农牧民生活质量。全年落实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资金16645万元,安排项目67项。2008年全省共解决22万人、93.2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生活保障。
立足生产发展,着力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水利为民服务水平。全年共落实灌区节水改造、农田、草原节水灌溉、小型水利资金17438万元,改善灌溉面积21万亩,发展草原节水灌溉面积1万亩。
立足生态保护,着力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改善人居生活质量。共落实投资5020万元,加大了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力度,实施了黄土高原淤地坝坝系工程,黄河水保生态工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黄河、长江源头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工程,黑河源头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工程,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为综合治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全省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75.64平方公里,完成保护面积3000平方公里、生态修复面积389.11平方公里;完成淤地坝56座,其中骨干坝18座;完成小型水保工程216项。编制完成水土保持方案59项,审批水土保持方案35项。
立足生命安全,着力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增强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共落实项目投资2423万元,对12座病险水库进行加固处理,实施了乐都县大石滩水库、李家水库等一批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处理,排除防洪隐患,提高了水资源综合调控能力,在保障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立足生活改善,着力推进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增强服务保障能力。落实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和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建设资金3044万元。完成了久治县、班玛县10千伏线路77.7公里;建成了称多县尕多水电站、贵南县马克塘水电站;对全省163条河流开展了水力资源调查评价;编制完成了《青海省农村水力资源2020年开发规划》和《青海省2009—2015年小水电代燃料项目规划》。同时,充分利用丰富的小水电资源,通过民间投资、社会融资,新建农村小水电站20座,新增装机7万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