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至19日,交通运输部副部长高宏峰率检查组在贵州省铜仁地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检查指导农村公路建设,看望慰问农村公路建设养护一线的干部职工,了解农村公路建设示范工程的准备情况。
高宏峰听取了两地在农村公路质量管理、管养体制改革、资金筹措等方面工作的汇报,要求两地加强研究今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将建设重点放在乡镇通沥青(水泥)路和建制村通公路上,进一步发挥多方面积极性,特别是在资金筹措上要有新思路、新举措、新进展。
在贵州铜仁地区,检查组实地查看了铜仁市和平乡通乡公路(未通沥青路)、谢桥至六龙山至瓦屋已建成的通乡沥青(水泥)路、漾头至恶滩村在建通村公路的情况,并实地听取了当地老百姓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意见。
据中共铜仁地委副书记、铜仁地区行政公署专员李再勇介绍,铜仁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8.4%,旅游、物产、矿产资源丰富,但受地理和交通条件限制,仍是不发达、欠开发的“老少边穷”地区。为尽快开展农村公路建设示范工程,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与当地政府提前准备建设用地,建立融资平台,落实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下一阶段,铜仁将抓紧启动示范工程项目。(相关报道见2版)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检查组一行来到都安县境内的高岭至带河通乡沥青路。该路全长49公里,于去年建成,受益的3个乡11个村2.5万名农民亲切地称这条路为“走出大山的高速路”。在该路经过的高岭镇,一位老党员主动走近检查组,高兴地讲着生活的变化:“我们家种的甘蔗、养的猪,原先只能雇人运,卖的钱还要请帮忙的人吃饭,剩不下几个钱。现在有运输车直接到这里收购,家里的收入也提高了。感谢党为我们修路!”检查组一行还慰问了210国道河池养路站干部职工。
据河池市市长谢志刚介绍,该市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4%,全市11个县(市、区)中有9个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2个广西重点扶持贫困县。该市农村公路建设示范工程计划用三年时间,建设通乡沥青(水泥)路18条479公里,通达工程271公里,通村沥青(水泥)路980公里,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41%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并通过典型带动、以点带面,整体提高全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水平。截至目前,全市已有6个项目被确定为农村公路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其中部分项目已进入开工建设和组织实施阶段。
高宏峰充分肯定了两地农村公路示范工程建设的准备工作并表示,交通运输部将一如既往支持当地的农村公路建设。同时,高宏峰提出了四点要求:要抓住示范工程建设的机遇,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公路技术标准、制定项目规划和资金预算;要认真研究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给公路建设带来的新形势、新问题,解放思想,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和积极性,构建新的融资平台,创新融资方式;要加强资金监管,确保公路建设事业快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