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甘肃省残联成立20周年庆祝大会上了解到,20年来,全省残疾人事业着力完善长效机制、营造助残社会氛围,残疾人生产生活状况显著改善,残疾人事业不断取得新突破。
近年来,各地党委政府把残疾人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近10年共投入11亿元,保障了重点工作和项目的开展。
全省每年组织全国助残日等活动,积极与国际组织、兄弟省区市合作开展助残项目,连续多年实施白内障手术、肢体矫治、扶残助学、职业培训等项目,使90多万残疾人受益。此外,建立了以省康复中心为龙头、150多个市县康复机构为基础、医疗机构康复专科为补充的康复网络,为200万人次残疾人提供了康复服务。建立扶贫基地1100多个,帮助92万贫困残疾人解决温饱,并将符合条件的城乡残疾人纳入低保范围,大部分提高了标准,95%的农村残疾人参加新农合医疗、80%以上的城市残疾人参加医疗保险。
截至目前,全省已对90多万人次残疾人进行了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向贫困残疾学生发放助学资金3100多万元,使5万多名残疾儿童少年稳定就学,1510名残疾考生被普通高校录取。各级司法部门建立残疾人维权示范机构135个,为10万名残疾人提供了法律援助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