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伊始,天津市工商部门将推出多项新政策,增加就业、鼓励创业。今后,企业办理工商注册,凡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在市场准入上即实行“非禁即入”;凡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在经营范围上即实行“非禁即可”。
今年天津市工商部门将按照“先行先试”的精神,全力推进行政审批大提速。推进《滨海新区市场准入制度改革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前置审批,将不涉及人身安全、公共安全、资源配置的前置审批事项,改为照后审批。分期分批下放个体名称核准权限;放宽名称核准和登记条件,优化整合名称资源,促进企业快速进入市场;落实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管辖权限和监管任务,推行外资企业登记监管规范化管理。提高实际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扩大网上登记的覆盖面,完善网上登记软件和操作程序,逐步实现网上办公。进一步简化年检报告书填报事项,扩大免于提交审计报告范围,对全市和各区县的骨干企业实行网上年检和上门年检。落实《实施团体化登记管理办法》,对分支机构的登记注册管理,能够在总部统一办理的,一律统一办理。
天津市工商部门将试行企业法人资格与企业经营资格相分离的登记制度,对申请单一许可经营范围的,先行确认企业(法人)主体资格;对同时申请许可经营项目和一般经营项目的,仅在许可经营项目上加以限定后即核发营业执照;对申请一般经营项目的,企业可自主申请,超出核定范围经营一般经营项目的,一般不按超范围经营处理;对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内资企业,可不核定具体经营范围;对“国际保理”“服务外包”等新兴经营业态企业,名称中的行业表述和经营范围可按照国际通行的表述并根据申请人的申请直接予以核定。落实国家实施的更积极的就业政策,支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和服务业;扶持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创办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再就业。
协同有关部门推动落实天津市民营经济两年发展规划,支持有关区县和民营企业投资建立民营经济园,建立重点民营企业上市后备资源库,与市金融办联合分期分批对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开展上市培训和融资指导。
建立重点、热点行业监管数据库;细化信用等级分类评价指标,将商标使用、广告宣传、合同履行、交易行为等日常监管痕迹全部纳入企业信用状态指标体系;积极研究信用恢复程序,公平适度地开展企业信用评价,实现对各类市场主体的分类和信用差别监管。在更大范围内推行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工作。完善信用信息在各业务应用系统的预警功能;完善严重失信企业惩戒机制,降低企业交易风险,加大企业违法成本。适时推动网络商品交易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