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青海省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突破3000元,达到3061.24元,比上年增加377.46元,增长14.1%。
工资性收入稳步增长。2008年农牧民工资性收入人均1067.31元,增长21.48%。农牧民工资性收入占全年纯收入的比重为34.87%,比上年上升2.13个百分点。其中,农牧民外出务工收入人均772.89元,增长17.88%,占全年纯收入的比重为25.25%,比上年上升0.82个百分点。2008年农牧民工资性收入呈现稳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农牧民外出人员的技能培训力度,加强了对劳务输出的组织和管理,出台了多项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和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政策措施,促使农牧民工资性收入稳步增长。
家庭经营纯收入增长速度加快。农牧民家庭经营纯收入人均1641.22元,增长8.92%,增长幅度比上年提高3.49个百分点;家庭经营纯收入占全年纯收入的比重为53.61%,比上年下降2.5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收入人均1416.20元,增长8.76%,增幅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由于青海省加大支农资金投入,特色农牧业发展迅速,农牧业生产喜获丰收,粮油产量增加,加之农畜产品价格,特别是猪、牛、羊等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直接拉动了农牧民家庭第一产业纯收入的增加。同时受餐饮业收入的拉动,农牧民从二三产业得到的收入提高。家庭经营中二三产业人均收入225.01元,增长9.96%,增幅比上年提高11.72个百分点。
财产和转移性纯收入快速增长。农牧民从财产和转移性得到的收入人均352.7元,增长18.19%,占全年纯收入的比重达到11.52%,较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转移和财产性收入大幅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粮食直接补贴及时兑现、提高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以及无偿扶贫款的发放等共同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