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山西、山东等地近日先后发现人感染禽流感病例。春节期间畜禽产品交易量大,禽流感疫情发生和传播的风险增大。由国家林业局原副局长、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会长赵学敏主编并于日前出版的《禽流感防治与野生动物疫病》一书,为公众和相关专业工作者提供了一部实用的科普与工作手册。
从“非典”到禽流感,野生动物源性疫病传染给人的病例越来越多。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建章在本书的前言中说,野生动物与人类健康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利用,造成野生动物栖息地急剧缩小和破碎化,从而导致了野生动物自身携带的疾病迅速向人类传播。开展野生动物疫病研究和监测野生动物疫情流行、扩散显得越来越重要。为加强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国家林业局在全国建立了350处国家级野生动物疫病监测站,各省也按要求建立了768处省级监测站,从而在我国预防野生动物疫病传播、扩散环节中,建立起一道前沿哨卡。
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军事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北京自然博物馆及国家林业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参与了本书的编写。书中提到,借助于有效的载体,大力开展科普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参与和支持候鸟禽流感等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对全面加强野生动物疫病监测防控,保障自然生态和公共卫生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书编著者广泛参阅了国内外有关文献,深入总结既往工作经验、研究分析当前野生动物疫病防控,综述了近年来禽流感等与野生动物密切相关疫病的发生、流行趋势及国内开展野生动物疫病疫源监测工作的现状,深入介绍了禽流感、炭疽等重要疫病的危害和控制措施,探讨了野生鸟类与禽流感的关系这一话题,具有很强的科普宣传价值,是广大基层监测人员的实用参考工具书。(记者 刘娜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