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其他
 
新疆:科技进步成果显著 惠及天山南北各族群众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2月10日   来源:新疆日报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在实施科技富民强县项目中,建成2万亩恰玛古生产基地,年总产达2万多吨,仅此一项就使农牧民人均增收218元。对于这个年人均纯收入不足1000元的国定贫困县来说,科技进步的成果让当地农牧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新疆自治区科技厅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从区情出发,着力体现科技惠民,在推动科技进步成果惠及各族群众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科技特派员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提速

    新疆自治区在科技计划中专门设立了科技特派员专项经费,每年500万元,主要用于支持科技特派员创业项目启动、建立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以及培训、奖励科技特派员等。出台了《关于在全区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意见》,规范了科技特派员的选派、任务、待遇等问题。成立了全国首个省级科技特派员服务组织——新疆科技特派员创业发展促进会。到2008年底,已选派科技特派员2353名,还有4个科研院所作为法人科技特派员,形成了一定规模,产生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科技特派员在基层的影响越来越大。

    据统计,仅2008年,新疆科技特派员推广新技术712项、新品种749个,建立香梨、棉花、蔬菜、庭院经济、设施农业、畜牧养殖等956个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面积达100余万亩。

    科技进步助推县域特色支柱产业

    针对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较大,科技发展差距更大的现状,新疆自治区实施“县市科技工作年”活动,强化县市科技基础和能力,着力解决县市科技工作和科技发展中的难点问题。

    到2007年底,新疆自治区投入财政科技经费3400万元,带动地州、县市和企业投入6亿多元,在95个县(市、区)实施了“区域支柱产业培育工程”、“科技兴新素质工程”等,使新疆20多个被撤销或被合并的县市科技局得到恢复,一些原来虽然设置了科技局,但经费不足、设备不齐、工作不力的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县市区科技工作得到强化。

    作为“县市科技工作年”成果的深化和延续,2007年,自治区还同财政部门共同启动了“科技富民强县工程”,自治区财政每年投入1500万元—2000万元,支持县市支柱产业发展。目前,已有31个县市实施了“科技富民强县工程”项目,加上这几年争取的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

    新疆已累计培育、壮大53个县市特色支柱产业。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东缘的若羌县,通过实施枣树管理技术推广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研究,实现了红枣产业的快速发展,仅此一项就使农牧民人均增收1100多元,初步实现了绿洲生态明显改善和农牧民大幅增收的双赢目标。国定贫困县于田县,依靠科技进步发展荒漠生态产业红柳大芸,人工定植、接种红柳大芸8.1万亩,其中1万亩获得无公害绿色产品、有机产品生产基地认证,上万亩红柳林成了生态保护屏障,大芸成为于田县新的经济增长点。

    科技扶持南疆力促区域协调发展

    由于历史和生态环境的原因,南疆三地州发展相对滞后。自治区科技厅在加快北疆科技发展的同时,加大对南疆三地州的科技扶持力度。

    围绕支持南疆特色林果业和高效设施农业发展,新疆启动了三个“一把手工程”项目。“塔里木盆地西南缘生态环境整治和优势资源可持续利用关键技术开发与示范”和“南疆三地州粮棉立体高效栽培模式与关键技术开发与示范”两个重大项目,被列入国家支撑计划。

    新疆自治区还借助援疆干部渠道和科技支疆平台,吸引更多的科技资源向县市转移。上海市对口支援阿克苏地区,援疆干部从当地产业发展的科技急需出发,先后引进葡萄贮运冷藏保鲜、水果型超甜玉米种植、苹果保鲜等技术和高产优质旱稻品种,有效促进了当地特色支柱产业的发展。上海企业在新疆实施的“佳力神大蒜素”项目,当年就实现产值2000多万元,为当地提供了300多个就业机会,实现了研发在上海,产业化在新疆。(方云静、李智杰)  

 
 
 相关链接
· 新疆发展优势特色农业 农民增收实现历史性突破
· 新疆出台鼓励全国科技支疆行动若干规定
· 科技部将与新疆纵深合作 共建区域特色创新体系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用2亿元支持新疆特色农业发展
· 第三批新疆少数民族科技骨干特殊培养工作正式启动
· 新疆确定“十一五”期间科技发展的七大目标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