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公布2009年1月及2008年度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二〇〇九年二月十日)
卫生部新闻办公室
2009年1月(2009年1月1日零时至1月31日24时),全国(不含台港澳,下同)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241484例,死亡593人。除鼠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和白喉无发病、死亡病例报告外,其余23种甲、乙类传染病均有报告。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乙型肝炎、肺结核、梅毒、痢疾和丙型肝炎,占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89.16%。报告死亡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艾滋病、肺结核、狂犬病、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占甲、乙类传染病报告死亡总数的90.89%。本月全国共报告霍乱20例,无死亡。共报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7例,死亡4人。同期,全国共报告丙类传染病发病66459例,死亡10人。报告发病数居前三位的病种依次为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腮腺炎和手足口病,占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0.97%。
2008年(2008年1月1日零时至12月31日24时),全国共报告法定传染病发病5262758例,死亡12622人。报告发病率为398.30/10万,死亡率为0.96/10万,病死率为0.24%。
2008年全国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3541163例,死亡12433人。报告发病率为268.01/10万,死亡率为0.94/10万,病死率为0.35%;与2007年相比,报告发病率、死亡率和病死率分别下降了1.61%、4.52%、2.96%。全年除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和白喉无发病、死亡报告外,其他病种均有报告。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乙型肝炎、肺结核、痢疾、梅毒和麻疹,占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85.86%。报告死亡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艾滋病、肺结核、狂犬病、乙型肝炎和新生儿破伤风,占甲乙类传染病报告死亡总数的93.19%。
2008年全国共报告丙类传染病发病1721595例,死亡189人。报告发病率为130.30/10万,死亡率为0.014/10万, 病死率为0.011%。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风疹和流行性感冒,占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8.31%。报告死亡数居前三位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和流行性感冒,占丙类传染病报告死亡总数的97.88%。
2008年,全国共报鼠疫发病2例,死亡2人,报告发病数与2007年相同,死亡数较2007年增加1例;共报告霍乱发病168例,无死亡,报告发病数较2007年增加4例;共报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4例,死亡4人,报告发病数与2007年相同,死亡数较2007年增加2人。
附件1
2009年1月全国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死亡统计表
病 名
|
发病数
|
|
死亡数
|
合 计
|
241484
|
|
593
|
鼠 疫
|
0
|
|
0
|
霍 乱
|
20
|
|
0
|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
0
|
|
0
|
艾滋病
|
926
|
|
267
|
*病毒性肝炎
|
107121
|
|
62
|
甲肝
|
2869
|
|
0
|
乙肝
|
90569
|
|
42
|
丙肝
|
8364
|
|
18
|
戊肝
|
1469
|
|
1
|
肝炎(未分型)
|
3850
|
|
1
|
脊髓灰质炎
|
0
|
|
0
|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
7
|
|
4
|
麻 疹
|
4453
|
|
5
|
出血热
|
749
|
|
9
|
狂犬病
|
135
|
|
95
|
流行性乙型脑炎
|
2
|
|
1
|
登革热
|
7
|
|
0
|
炭 疽
|
22
|
|
0
|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
9092
|
|
1
|
肺结核
|
90160
|
|
117
|
伤寒+副伤寒
|
649
|
|
0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95
|
|
16
|
百日咳
|
57
|
|
0
|
白 喉
|
0
|
|
0
|
新生儿破伤风
|
106
|
|
5
|
猩红热
|
1440
|
|
0
|
布 病
|
728
|
|
0
|
淋 病
|
8107
|
|
1
|
梅 毒
|
17130
|
|
9
|
钩端螺旋体病
|
7
|
|
0
|
血吸虫病
|
148
|
|
0
|
疟 疾
|
323
|
|
1
|
*病毒性肝炎发病数和死亡数分别为甲肝、乙肝、丙肝、戊肝、未分型肝炎报告发病数和死亡数的合计。
附件2
2008年全国法定报告甲、乙、丙类传染病发病、死亡统计表

注:1、“*”表示合计数据不做比较,2007年手足口病为非法定报告;
2、“-”表示分母为零不能计算;
3、病毒性肝炎发病、死亡数为甲肝、乙肝、丙肝、戊肝、未分型肝炎报告发病、死亡数的合计;
4、人口资料采用2008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7年末全国常住人口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