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吉林省:采取硬措施 治理和建设软环境情况综述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2月11日   来源:吉林日报

    当今时代,招商引资的角逐与拼争,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演变为软环境的对决与较量。如何营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吉林气候”?2008年,吉林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打造优质软环境,为吉林发展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

    软环境建设的成效,取决于思想解放的程度,取决于建设服务型机关的决心和力度。2008年,全省软环境工作贯穿了解放思想这个主线,着力在推动解决软环境深层次问题上下功夫。省直各部门认真反思存在的“不适应”问题,制定出台了200多项具体措施。各市、州和县(市、区)也着力加强制度建设,解决深层次问题。5月,全省还开展了对贯彻落实2005年出台的“十不准”规定情况的监督检查,纠正和解决了存在的问题,使各地各部门软环境意识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意识明显增强。

    政府服务是软环境建设的重点和难点。2008年,吉林省着力在制约和规范权力上狠下功夫,深入开展了放权、减负、服务等几个方面的工作,推动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在前两批下放876项权力基础上,2008年再次减少和下放行政审批权限305项,占行政审批总数的51%。同时,减少和下放年审年检项目42项,占总数的67%,激发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继续实施轻费减负。行政事业性收费除个别环保、节能减排项目外,其余涉企的59个收费项目,按现行标准一律降低了5个百分点,每年可为企业和社会减轻负担约1.5亿元。同时,对吉林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进行清理,取消16项省级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暂停税务登记证工本费等8项国家级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将5项省级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转为经营服务性收费,每年可为企业和社会减轻负担8000万元。各市(州)、县(市)价格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谁审批、谁清理”的原则,对本辖区内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进行全面清理,对保留的收费项目,原则上在现行标准基础上至少降低10个百分点。针对越权审批收费行为开展了专项治理,以调度会方式,对省60个县(市、区)相关情况进行逐个调度,纠正了存在的问题。实施“阳光政务”,在省直39个部门分别成立行政审批办公室,全省县以上政府普遍建立了政务大厅。制定了《省政府政务大厅行政审批事项并联审批管理办法(试行)》,缩减了行政审批时限,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同时,制定了《省政府政务大厅首办负责制度》,目前省级大厅所有窗口均已实现了首办负责制,各市县政务大厅也普遍实行了该制度,方便了企业和群众办事。在全省各级政务大厅、办事大厅开辟重点项目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再造审批流程,实行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省政务大厅28个项目的平均审批时间缩短了40%。

    加强监督检查,净化企业发展外部环境。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重大项目开展跟踪监督服务,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省纪委监察厅对24个投资总额近千亿元的重大项目定期进行走访,及时解决问题。各级软环境办都组建小分队,配备专用车和暗访设备,深入企业、机关、公路、市场明察暗访,涉软问题快速反应。东北亚博览会期间,省软环境办向大会派出受理投诉举报组,现场解决问题,维护了吉林省的形象。

    “治理软环境需要硬措施。”2008年,吉林省加大整治力度,严查“害群之马”。突出查处了企业反映较大的司法不公、违法执法、损害企业和群众利益、违反“十不准”规定等方面的案件。截至11月底,全省共受理企业和群众涉软投诉举报2276件,办结1751件。全省立案125件,给予党政纪处分71人,为企业和群众避免或挽回损失3.3亿元。去年5月,省软环境办公开曝光3起涉软案件,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创新工作机制,不断提高软环境建设水平。为解决“中梗阻”问题,省软环境办、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等部门,联合组织省直56个中省直部门的159名参评处长向社会公开承诺,并通过明察暗访、调查问卷等方式进行民主评议。同时,委托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对60个县(市、区)开展软环境评议。为了从源头上治理乱收费、乱罚款,省软环境办牵头,与省编办、省人事厅、省发改委、省审计厅、省法制办联合对全省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及经费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剖析“收费养人”症结,探索解决方法。制定了《省直部门软环境建设责任制》(征求意见稿),使软环境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在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基础上,在全省试点建立了电子监察系统,目前已开通长春、白山等5个视频采集点。(崔雨姝  赵乃政)

 
 
 相关链接
· 吉林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创新高 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 吉林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
· 吉林:新创办科技型企业2年内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