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河南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农民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重要精神,推动河南省有关政策措施的落实,对当前的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他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切实理清工作思路,省外转移要先行一步,就近就业要多管齐下,自主创业要热情帮助,投身农业要加强引导,始终做到有责、有情、有益、有力,切实做好新形势下农民工工作,为应对挑战、推动发展创造更好条件。
省委副书记陈全国主持会议。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克作工作安排。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铁代生,副省长刘满仓,省政协副主席靳绥东、梁静,省军区副政委赵金声出席会议。
徐光春在讲话中指出,去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河南省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冲击,大量农民工集中返乡,给农民工工作带来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务院办公厅迅速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通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中央精神,对农民工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取得了一定成效。随着危机影响加深、农民工集中返城,做好农民工工作遇到近年来的最大困难,成为当前全省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徐光春指出,近年来,我们坚持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推进“三化”进程的重大战略来谋划、来推动,农民工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河南省粮食连年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繁荣发展,河南省确立全国新兴工业大省的地位,河南省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广大农民工功不可没。河南省既是发展劳务经济的最大受益者,又是当前农民工问题最突出的省份。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极端重要性。首先,做好新形势下农民工工作是应对严峻挑战、推动科学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做好农民工工作,解决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才能保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稳定消费预期、拉动农村消费、扩大国内需求;才能把河南省巨大的人口就业压力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增强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竞争力,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产业转型。其二,做好新形势下农民工工作是提高农民素质、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大批农民工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积累了资金,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把应对金融危机作为提高广大农民工素质的契机,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劳动技能、道德素质,使他们更好地参与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其三,做好新形势下农民工工作是改善农民生活、促进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外出务工收入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如果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农民增收将会遇到更大困难。同时,工资发放、社保转移接续、土地经营纠纷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可能会随之而来,处理不好就可能引发新的不稳定因素。我们一定要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确保广大农民工有活可干、有钱可赚、有事可做。
全省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切实增强做好农民工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把解决农民工问题作为爱民之举、执政之责、当务之急,下大气力抓紧抓好,始终做到有责、有情、有益、有力。有责,就是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做好农民工工作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不含糊、不麻痹、不懈怠。有情,就是要对农民工真挚关爱、真心帮助、真诚服务,使做好农民工工作的过程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树立党和政府亲民爱民形象、帮民解忧助民致富的过程。有益,就是要把维护农民工根本利益作为做好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农民工得到更多实惠。有力,就是要想农民工之所想、急农民工之所急,以更有效的措施、更迅速的行动、更扎实的工作,推动农民工工作再上新台阶。
徐光春强调,当前,做好农民工工作要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
第一,切实理清做好农民工工作的基本思路。一是省外转移要先行一步。立即行动起来,先谋一招、先走一步,加强与主要劳务输入地党委、政府和用工企业沟通协商,切实搞好劳务对接,为农民工外出开辟稳定可靠的就业渠道。要大力宣传河南省外出务工人员中涌现的英模人物和先进事迹,提升河南劳务品牌的影响力。二是就近就业要多管齐下。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带动就业的作用,大力发展服务业,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尽可能多地扩大农民工就业容量。三是自主创业要热情帮助。大力实施“凤还巢”工程,为农民工创业制定最优惠的政策,创造最便利的条件,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推动形成“人回流、厂回迁、业回创”的生动局面。四是投身农业要加强引导。利用农民工返乡的契机,加大人力资源开发投入,把有志于农村发展的年轻人培养成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第二,切实落实农民工工作的政策措施。一要采取新的举措。鉴于目前农民工就业问题更加突出,在认真贯彻中央和河南省已经出台的优惠政策的基础上,要从实际出发,提出力度更大、措施更硬、工作更实、含金量更高,具有更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新政策新办法。二要深入广泛宣传。要采取各种措施、通过各种途径,向广大农民工宣传讲解中央和省里的优惠政策,并借助新闻媒体,把政策宣传到千家万户。三要不折不扣执行。该减免的税费一分都不能多收,该给予的补贴一分都不能少给,该享受的优惠一项都不能漏掉,决不允许出现政策“棚架”、执行走样、服务不到位、资金截留挪用等现象。四要切实搞好衔接。把农民工工作纳入应对挑战、推动发展的全局工作之中,使做好农民工工作的各项措施与中央和省委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决策部署相衔接,使各项政策措施相补充、相协调、相配套,形成政策合力,产生倍增效果。
第三,切实营造农民工工作的良好环境。一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各级党委、政府要抓住机遇,用活政策,用好资金,着力解决培训机构建设薄弱、培训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要及时把握用工需求的变化,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二要加大就业服务力度。推动城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向农村延伸,建立健全就业信息网络,免费向农民工提供就业公共服务。及时帮助解决农民工的困难和问题。三要加大权益维护力度。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履行维护农民工权益的职责。完善工资保证金制度,强化工资支付监控,依法严肃查处恶意欠薪逃匿行为。积极引导企业严格执行裁员程序,尽量不裁员或少裁员,严禁随意裁员。继续认真解决好农民工的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问题。
第四,切实打造服务农民工的各种载体。省委、省政府决定开展一系列农民工就业服务活动。各级党委、政府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工作上要高度负责,行动上要扎扎实实。一是行动要快。要紧密结合本地实际,摸清农民工的基本情况和服务需求,完善活动方案,搞好宣传发动,抓紧组织实施。二是覆盖要广。充分发挥县、乡基层组织作用,切实将服务活动延伸到乡村,努力让所有的农民工都知道自己能享受什么服务,让所有需要服务的农民工都能得到相应服务。三是效果要好。活动既要轰轰烈烈又要实实在在,坚决避免搞形式主义,坚决防止雷声大雨点小。要通过耐心细致、扎实有效的工作,让想出去的尽早出去,留在家的就近就业,让没技能的掌握技能,能创业的创业成功,达到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
徐光春强调,农民工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经济工作,也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工作,更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工作。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做好农民工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担负起责任、履行好职责。要建立完善考评制度,把农民工工作列入政府工作目标考核体系,作为重点督查内容。各级党委、政府都要有专人负责农民工工作,各市、县、乡分别要有市、县、乡级领导干部带队到农民工集中输入地做好协调工作。各级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配合、密切协作,特别是劳动保障部门要发挥好职能作用。新闻媒体要加强正面宣传,引导社会各界关心关爱农民工,形成全社会共同做好农民工工作的强大合力。
陈全国在主持会议时就贯彻落实徐光春重要讲话精神提出明确要求。他说,徐光春书记的讲话既体现了中央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又体现了对农民工的深切关爱和对做好农民工工作的深刻把握,具有很强的战略全局性、科学指导性和实践针对性,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认真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落实好讲话精神,及时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思路、解决新问题,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跨越式发展,加快中原崛起创造更有利的条件、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李克就开展“农民工服务月”活动,帮助农民工及时返岗、就业;开展“重点建设项目用工对接”活动,挖掘省内就业岗位;开展“省际劳务协作”活动,扩大省外输出规模;举办“河南农民工风采展览展示活动”,扩大河南劳务品牌影响力;实施“农民工培训倍增计划”,提高农民工技能素质;开展“创业促就业”活动,扶持农民工回乡创业;开展农民工维权系列活动,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开展“为农民工服务承诺”活动,切实为农民工办实事、办好事等八项农民工就业服务专题活动作了具体部署。
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负责同志,省农民工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及联络员,省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加会议。
各省辖市市委书记、市长,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同志;各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县(市、区)委、政府分管领导同志;各省辖市、县(市、区)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分别在各地分会场参加会议。(记者 平萍)
河南省委省政府八项专题活动力促农民工就业
河南省委省政府将实施“221行动计划”,围绕就业、创业、培训、维权四个方面,组织开展八项专题活动,确保节后一个月内帮助有岗位的农民工及时返岗就业,全年完成农民工技能培训200万人,帮助200万就业困难的返乡农民工实现就业,扶持10万返乡农民工实现创业、带动100万人实现就业。
2月10日,记者从全省农民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了解到,去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环境变化影响,一些企业特别是沿海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经营困难,因破产倒闭和限产、开工不足等原因相继裁员,河南省返乡农民工数量不断增加。据省劳动保障和统计部门调查,春节前全省返乡农民工已达950多万人,其中从省外返回660多万人,预计节后有近300万人难以继续外出就业,这将对农民增收、农村社会稳定带来巨大压力。
今年河南省开展的农民工就业服务八项专题活动的主要内容有:
★“农民工服务月”活动助农民工及时返岗就业 一是开展送工服务,通过组织专列、大巴等形式开展送工服务,帮助农民工及时返回务工地点,顺利实现继续就业。二是全省组织开展300场以上招聘会,就地就近安排就业困难农民工60万人。三是“送岗位下乡”,积极为农民工提供就业服务。
★“重点建设项目用工对接”活动挖掘省内就业潜力 初步测算,2009年全省“8511投资计划”、中央在豫投资、十大实事、新农村建设等重点项目投资1万多亿元,可提供就业岗位65万个。省委、省政府要求发改委、劳动保障等部门要及时把握重点项目进展动态,建立重点项目用工发布制度,及时搜集发布用工信息。
★“省际劳务协作”活动扩大省外输出规模 60个劳务输出基地县要在2月20日前启动“省际劳务协作”活动,相关部门要前往主要劳务输入地进行衔接沟通,推介河南省劳务品牌,采集用工信息,签订劳务合作协议,力争将就业困难农民工向省外转移80万人。
★进京展示河南农民工才艺 3月1日在北京举办“河南农民工风采展览展示活动”,通过成果展览、技能展示、劳务对接、座谈交流等活动,展示河南农民工风采,叫响河南劳务品牌,增强河南劳务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农民工培训倍增计划”提高技能素质 实施“农民工培训倍增计划”,年内完成农民工技能培训200万人以上。劳动保障部门要落实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确保全年培训农民工60万人;农业部门要落实好“阳光工程”,确保全年培训27万人;扶贫部门要落实好“雨露计划”,确保全年培训20万人;教育部门要积极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招收农村初高中毕业生规模,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组织引导社会力量开展农民工培训,力争全年培训农民工100万人。
★“创业促就业”活动扶持农民工回乡创业 安排15亿元小额担保贷款资金,扶持10万以上返乡农民工实现创业,力争带动100万人实现就业。农民工回乡创业可参照就业再就业政策规定,在登记注册后给予3年扶持期,实行税费和小额担保贷款优惠,并在工商登记、准入条件等方面比照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创业的优惠政策执行。
★农民工维权系列活动切实维护合法权益 2月份集中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进一步规范职业中介活动和用人单位招工行为。劳动保障、工会等部门在3至5月份的3个月中,对使用农民工较多的建筑、餐饮、制造、采矿等重点行业,实施农民工劳动合同推广行动,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
★“为农民工服务承诺”活动为农民工办实事好事 农民工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将按照各自职能确定为农民工服务的项目,向社会公开承诺。承诺事项要切实可行,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针对性。各类企业,特别是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要挖掘岗位潜力,努力扩大用工规模。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和工会组织要引导各类企业开展承诺活动,向社会公开承诺,履行社会责任,在生产经营遇到困难时,积极通过协商减薪、轮岗培训等方式,尽量不裁员或少裁员。(记者 杨凌 实习生 张铭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