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青海省面向市场积极推进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使青海省职业教育迈上新台阶: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投入、教师培训规模、就业率以及省内外校际、校企联合办学规模等均达到了青海省职业教育历史最高水平。
在发展职业教育工作中,各级党委、政府对各地的职业学校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支持,2008年中央和省级财政对青海省职业教育的投入达15300万元,有16所职业院校得到扩建,部分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通过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国家级和省级培训工作”,使全年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2.5%。同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把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作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突破口,加强宏观调控,积极引导、合理分流初中毕业生,强化阶段性招生督察工作,做好资助贫困生工作;各职业学校积极创造条件,扩大面向农牧区的招生规模,全年中等职业学校共招生33560人,完成了教育部下达的招生任务。同时,青海省中等职业教育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及在校生的比例分别为46.36%和38.58%,比上年提高了1.86和4.88个百分点。
今年内,青海省中等职业学校一次性就业率达98%。其中,省内就业率为59%。与此同时,各职业学校广泛开展了以农牧区初高中毕业生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2007年招收的近8000名学生今年完成培训任务并已全部就业;2008年招收的8000名学生已进校学习;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达到30.8万人次。其中,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培训29.2万人次。
办学过程中,各职业学校坚持“两条腿”走路,进一步创新办学模式,充分利用东部地区的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和广阔的就业市场,大力推行东西部、城乡间校际联合办学,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密切职业学校与企业的联系,重点开展了“一年在省内或者农牧区职业学校学习、一年在东部或城市职业学校学习、一年在企业实习”或“一年学基础知识、一年学职业技能、一年顶岗实习”的工学结合的“三段式”办学模式改革。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青海省中等职业教育省内外校际、校企联合办学规模占青海省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总规模的2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