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吉林省机构编制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08年全省行政事业编制实现了“零增长”。完成“零增长”任务,并不是简单地搞“一刀切”,事业发展必要的、急需的编制必须保证。为此,省编办积极探索科学的办法和对策,切实把编制这一有限的行政资源集中到最需要的地方去,用到推动发展、保障民生等重要方面上来,切实提高编制的使用效益。
吉林省编办在确保行政编制稳定不增的基础上,坚持“控制总量、盘活存量、强化监管”的原则,在全省范围内停止了自收自支事业机构和编制的审批;收回了省直部分经营性事业单位空余的自收自支事业编制;对全省市县新增事业编制实行省级调控;实行“有增有减,有保有压”政策,对因事业发展确需补充编制的,采取从职能弱化的部门抽编带人或抽人带编的办法解决;对职责弱化、任务减少的事业单位进行整合,实行人员只出不进,空编统一调剂使用。开展了对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情况调查,提出了解决“收费养人”、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的思路和建议。为解决部分高校和科研单位对高层次紧缺人才的需求,打破常规,启用一定数量的机动编制,为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开辟绿色通道。这些措施既节省了政府的社会管理成本和财政资金,又保证了重点项目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对编制的要求。(记者 孙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