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廉租房制度覆盖范围不断拓展,如何在分配环节体现公平公正?在21日举行的“2009上海民生访谈”上,上海市民政局局长马伊里介绍说,上海“收入核对系统”目前已完成平台建设,今年将会在上海全面推开,各区县将成立相应的核对机构,会同专职评估机构,通过核对、甄别申请人收入情况,确保廉租房制度覆盖到真正需要的群体。
目前,上海廉租房覆盖困难居民超过4万户。去年,廉租房住房申请标准进一步放宽,将申请家庭的收入标准从人均收入600元调整到800元;将家庭财产准入标准从3万元调整到9万元。力争对符合条件的家庭做到“应保尽保”。但受理部门也发现,随着居民收入形势越来越多样化以及收入信息分布的日益分散化,掌握居民真实收入情况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受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就曾发现,这个人明明已不在这个单位,但还用他的名字给另外的人发工资。此外,还有一些实际收入高于甚至大大超过准入线的居民也试图虚报、违规申请廉租房。
为了让住房保障的阳光真正照射到需要帮助的人群,上海从2007年起试点推行“居民收入核对”。在这套系统中,民政、房管、劳动、财税等各个部门之间建立信息交换机制,在取得个人同意、保护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对申请人的各项收入信息进行比对、汇总,以掌握其实际情况,“过去需要救助的市民在填写收入情况后,一般由居委干部上门进行核对。现在建立收入核对系统后,将通过政府方方面面的信息后台联通,核对市民的实际收入水平。”
去年,上海市民政局在对廉租房申请5000户居民使用了这一系统,检出率在16%,即申报的人员当中有16%有误差。截至1月底,这一收入核对工作在试点中共已发现有1673户廉租房申请家庭的申报资料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为公共财政节约资金约1250万元。
目前,该系统主要用于廉租房分配。将来的使用范围将拓宽至低保、医疗救助等各类社会福利的分配,“这套系统可以比较好地支持公共政策在最大范围内的实施。”为此,市民政局还将成立“上海市居民经济状况核对中心”,目前正抓紧研究制订收入核对的规章和办法。(记者 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