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辽宁:惠及3000万群众的民生工程—环保攻坚惠民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3月12日   来源:辽宁日报

    辽宁省建成1683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100个生活垃圾、污水和畜禽养殖粪污处理示范村全部建设完成;辽西北地区绿化荒山12.8万亩;建成50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和200个省级环境优美村;完成1000个村屯和100所学校绿化的规划设计……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辽宁省结合生态省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性地组织开展了“环保攻坚惠民”实践活动。在这一活动中,辽宁省以人为本,突出实践特色,以群众关心、关注的环境问题为突破点,大力实施了饮水安全、农村清洁、环境美化、植被恢复、村屯绿化等5大重点工程,让全省3000余万群众直接受益,一些环境老大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惠民成果的取得,来自于全省上下的凝心聚力,来自于对这一活动的扎实落实。

    在活动中,辽宁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具体环保工作之中,建立了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各地区各部门通力合作,省委组织部督办的推进机制,形成了以新机制强力推进环保工作的新局面。为合力推进“环保攻坚惠民”实践活动,省政府成立了以主管副省长为组长,由14个省直部门组成的“环保攻坚惠民”实践活动协调小组。上下联动,各市市委、市政府也成立了相应机构,制定了更加详细的工作方案。

    实施近半年的“环保攻坚惠民”实践活动,不仅让百姓获益,党员受教育,更摸索出农村环境保护的新路子。

    “环保攻坚惠民”实践活动作为一项创新,对北方农村环境治理模式进行了大胆尝试。其中,农村废弃物资源转化与循环利用模式,走出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秸秆综合利用、沼气能源建设、有机生态农业发展的循环经济路子。因地制宜整治村容镇貌工作模式,从集中治理生活垃圾、污水入手,完善村镇服务功能。农村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引导村民向靠山养山、靠水养水、靠地养地的新农村生态经济模式转化。

    “环保攻坚惠民”实践活动作为有效载体,有效改善了试点村镇的生产生活环境。通过集中整治村容镇貌,建设一批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治理畜禽养殖专业村环境污染等措施,辽宁省建成一批环境优美村镇,部分城市的城乡接合部改变了长期以来的“脏、乱、差”面貌。(记者 王笑梅 谢文君)

 
 
 相关链接
· 扩大就业社会保障 国际社会关注中国"民生工程"
· 内蒙古财政投入近40亿元重点实施10项民生工程
· 今年内蒙古将投入60多亿元实施“十项民生工程”
· 四川继续把"八项民生工程"作为年度考核重要内容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