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来自重庆市统计局的消息称,1-2月,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0.06亿元,同比增长36.2%,创2003年以来同期新高。
工业和基建投资成主力
从各大行业来看,重庆市投资总体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在19个行业大类中,有9个行业增速在4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快速增长,成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动力。数据显示,这两大领域总投资量达217.86亿元,占全社会投资总量的64.1%,投资增量占全市投资总增量的近八成。
就工业投资而言,1-2月,全市累计完成工业投资91.17亿元,同比增长45.4%,高于全市平均增速9.2个百分点。制造业在化医工业、建材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加工等行业的快速增长的拉动下,增长49.7%,成为工业投资的最大亮点。受金融危机影响,汽车产业虽整体不甚景气,但长安公司的整车二期、特种产品机加区迁建等项目进展顺利,投资增长也达到16.8%。
多项利好措施推动
在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国内宏观经济增长趋缓的背景下,我市投资为何会出现如此喜人局面?
市统计局有关人士称,概括来说,就是新增项目是基础,资金铺垫是保障,政策支持是动力。
年初以来,各区县陆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了项目如期开工。今年1-2月全市在建投资项目个数为6615个,比去年同期增加2080个。
从资金来看,长期制约我市投资增长的资金瓶颈在今年初有所缓解。1-2月,全市累计到位资金625.96亿元,同比增长42.9%,高于去年同期投资增速6.7个百分点,为投资平稳增长提供了资金保证。
从政策来看,国家和地方陆续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投资者信心的恢复,成效逐步显现,有力地推动了全社会投资增长。
全年投资将持续较快增长
市统计局有关人士分析,前两个月投资“开门红”,为全年投资保持持续较快增长增强了信心。往年受季节因素及节假日停工等因素影响,在1、2月份,重庆市投资项目通常出现开工不足,建设进度较缓。但今年以来,重庆在扩大内需的拉动下,效果显现,投资大幅度上涨成为区别于往年的一大亮点。
今年在全国经济总体走低的大环境下,尽管重庆市经济发展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但投资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这主要表现在扩大内需政策效应将进一步显现,国务院3号文件各项措施的落实等一系列政策,将会极大地促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并将吸引更多的投资项目落地,从而形成充沛的内需动力。(记者 杨永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