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3月,乍暖还寒的昭鲁坝子涌起了闹春的热潮。昭阳区闸北镇万亩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区、鲁甸县文屏镇玉米套马铃薯示范样板区,农民们翻田耙地、起垄理墒、运送肥料,憋足了劲,为种高产玉米备耕。与田野里“闹”春耕场景相呼应,云南省农业厅的农情调查统计表明,目前,全省春播面积达183万亩,同比增15.8万亩,农资储备比预期好,准备投入春耕备耕的农机总数达50万台次,而中央、省委和省政府出台早、力度大的支农惠农政策,更激发起农民抢节令闹春耕的热情。
刚跨入新年,云南省委、省政府就发出保持农业农村经济良好发展势头的“强农”信号,提出加强重视农业,关心支持农民的决心不变,措施不减,并要求各级各地重农、扶农要在出实招、办实事、要实效上下功夫。各州市结合自己的实际,也出台了促进农民增收及促进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今年我省种粮农民补贴资金将达到30.5亿元,比上年增2.9亿元,全省水稻、玉米和小麦将实现良种补贴全覆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从上年的1亿元增加到2亿元。在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时,还加快了支农资金的到位速度。农资综合补贴资金已下拨到州市县,3月底前兑付到农户手中;水稻、玉米等良种补贴资金5月底前通过“一折通”不折不扣地兑现到农民手中。为确保春耕农资供应,各地抓住去年10月以来化肥、农膜等农资受金融危机影响,价格下滑的有利时机,积极协调农资供应,调供良种。目前,全省就位化肥175万吨、农药3万吨、农膜4.5万吨,杂交玉米种子4万吨、杂交稻种子0.7万吨,做到了农资早安排、早储备、早就位、早销售,有力地促进了春耕备耕。目前,全省抗旱保春耕初见成效,已投入5700多万元、253万多人抗旱保春耕,抗旱保苗和病虫害防治达3200万亩次。
此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激发了农民买农机用农机的热情,今年全省准备投入春耕备耕的农机将达50万台次,农机手70万人,预计农机作业面积将突破2500万亩次,同比增200万亩次。(记者 张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