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中国气象局获悉,今年以来,我国的雷暴、冰雹等局地强对流天气呈现出发生早、频次多、地点集中三大特点。
河南省洛阳市嵩县早在今年1月21日出现全国首次冰雹天气,比常年(平均出现在2月上旬)偏早10多天,比2008年(2月19日四川米易县出现冰雹)提前近一个月。2月和3月全国平均雷暴日数均比常年同期偏多,远大于以往同期的探测数据。近期雷电活动主要集中在湖南、贵州、云南、江西、海南等区域,其中发生在湖南和贵州两省的雷电约占全国总雷电的78%左右。
据悉,今年以来,我国有10多个省(区、市)先后遭受雷雨大风和冰雹袭击,其中江西、安徽、湖南、贵州、重庆、湖北、海南等省局地受灾较重。截至3月26日,雷击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6亿元,损失比往年同期偏重。
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10天,我国东部地区冷空气较为频繁,气温起伏多变,南方地区冷暖空气交汇将导致强对流天气增加。气象专家表示,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具有局地性强的灾害特征。各地和有关部门需关注天气变化,及时检修、增补防雷设备和装置,做好防雷电、防雹、防风工作。(郭起豪 张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