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浙江省近岸海域环境好转 一二类海水面积增加8%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3月31日   来源:浙江日报

    浙江省近海海域环境质量状况有所好转。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近日发布的《2008年浙江省海洋环境公报》显示:与上年相比,浙江省近海海域一二类海水面积增加了8%,四类和劣四类海水面积下降了15%。海洋功能区水质达标率27.7%,较上年增加了4.7个百分点。

    据监测,2008年,浙江省近岸海域一类海水面积占3%、二类海水占32%、三类海水占18%、四类海水占14%、劣四类海水占33%。其中首要污染指标是无机氮,其次为活性磷酸盐;部分海域存在石油类、重金属铅、铜、汞、溶解氧和PH等指标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与上年相比,2008年,无机氮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污染程度有所减轻;活性磷酸盐含量呈上升趋势;石油类污染情况有明显好转。

    整治工作的实施和监管力度的加强,是促进近海海域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要原因。“十五”以来,浙江省开始实施“百亿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和“811环境污染整治”等工程,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得到了有效提高。同时,沿海各地普遍加强了对陆源直排污染源的监管,陆源污染物有所减少。2008年,钱塘江污染物入海量较上年下降了55%,其中氮、磷等营养盐入海量降幅高达65.6%。

    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有关负责人指出,尽管浙江省近海海域环境质量状况有所好转,局部海域有明显改善,但大部分海洋功能区尚不能满足功能区水质环境保护要求。监测表明,浙江省北侧的长江流域和本省7大水系所携带的内陆污水源源不断注入海洋,仍是海域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对此,全省今后仍需要加强整治和监管。(杨军雄 商玉坤)

 
 
 相关链接
· 青岛奥运帆船赛区及其邻近海域环境质量总体较好
· 2005年海洋环保执法检查显示部分海域环境有改善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