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省三届人大常委会
第三十四次会议对省政府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和规划
专项报告审议意见的报告(简本)
2007年12月,海南省政府收到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反馈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对省政府实施妇女儿童纲要、规划专项报告审议意见的函》(琼常办〔2007〕120号)后,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落实措施,将《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和《海南省妇女发展规划(2001-2010年)》《海南省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以下简称“两纲”“两规划”)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全力推进“两纲”“两规划”的实施,努力实现“两纲”“两规划”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进一步强化“两纲”“两规划”的实施工作,扎实推进目标达标
(一)加强部门协调,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在实施“两纲”“两规划”中的主体作用,实行目标责任制,把妇女儿童规划指标分解落实到各有关单位,促进各单位齐心协力抓落实。2007年初省编办、省教育厅下达了第二轮核定的全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数,全省核编75417人(不含农垦和洋浦),比上轮增加3995人。省卫生厅下发了《关于采取有效措施,全力做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工作的通知》,大力提高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使全省孕产妇死亡率提前实现了2010年“两纲”“两规划”的控制目标。省人口计生委从2008年起,对农村只生育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的夫妇,年满60周岁后的奖励扶助金标准由每人每年600元提高到900元,并实施“少生快富”工程,发放“少生快富工程”扶助资金,扶助少数民族农村二女家庭。省妇联开展“迎奥运,促和谐”、“法律进乡村,平安促和谐”等活动。2008年,共举办科技培训班153期、科技大集市460场次,2.5万名妇女接受农业新技术培训,直接受益人数15.13万人(次)。省妇儿工委办联合省妇联和海南现代女子医院在全省开展“海南母婴健康快车”活动,先后深入12个市县(区),共有3316名妇女儿童得到了免费普查。省水务局坚持以人为本,全力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建设。2008年,共投资10034万元完成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建成饮水安全工程168宗,解决了25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圆满完成省政府提出的年度解决2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任务。省高级人民法院认真实施“法律进乡村”和“法律进校园”活动,增强妇女和学生的维权意识、法制观念。一年来,组织法官深入农村分送各种法律书籍6000多册,开展法律讲座150多次,听讲人数达10万多人;原海南中级人民法院联合省妇联举办了两期“全省妇联维权干部及女人民陪审员法律知识培训班”,受训人数200人。
(二)加强省妇儿工委及办公室建设,建立健全目标责任考核激励机制。为进一步发挥好妇儿工委的作用,及时将成员单位进行调整以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采取成员单位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定期召开联络员会议听取成员单位实施“两纲”“两规划”的情况汇报,通过对年度工作的自评、互评、综合评比,对成员单位进行考核评定。2008年6月,省妇儿工委办召开海南省妇女儿童发展纲要规划实施工作推进会,并对目标管理年度考核成绩优秀的成员单位及联络员进行表彰;建立了省妇儿工委成员单位和市县妇儿工委宣传、信息、调研文稿奖励机制,借助信息和简报等媒介作用,搭建经验交流的平台。
(三)开展省级示范市县(区)评选工作。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两纲”“两规划”示范点工作,省妇儿工委认真指导文昌、澄迈2个国家级“两纲”示范市县为全省“两纲”“两规划”的顺利实施创经验、做表率的同时,2008年下发了《关于申报省级实施妇女儿童纲要规划示范市县(区)(2008—2010年)的通知》,明确提出省级示范市县(区)的基本标准和工作要求,各市县(区)积极创造条件,推动政府加大对妇儿工委办建设和妇女儿童工作的重视和支持,目前海南省已确定了海口市、三亚市、琼海市、儋州市、东方市、五指山市、乐东黎族自治县、海口市龙华区、海口市秀英区等9个省级“两纲”“两规划”示范市、县(区)。
(四)加大对发展教育事业、妇幼卫生保健和儿童福利事业的投入。
一是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2008年,全省共投入2.3亿元资金实施农村中小学改造工程,其中投入1.94亿元在10个国家和省级贫困市县实施教育扶贫(移民)工程,解决1.8万个优质学位接纳贫困边远地区孩子就读;拨付3.13亿元用于免除135.47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拨付9511.4万元用于补助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公用经费,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含免杂费补助和公用经费补助)基本标准;拨付1.4亿元为120.09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拨付9445.33万元用于补助13.6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贫困寄宿生和5940名民族寄宿班学生生活费。共拨付资金6166万元改造校舍面积14.2万平方米。
二是加大对卫生保健的投入。2008年,海南省主要用于医疗机构建设、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及工作经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城乡医疗救助支出、疾病预防控制、农村改水改厕和婴幼儿奶粉事件应急处理经费等医疗卫生支出95032万元,比2007年增加36541万元,增长62.5%。截止2008年底,全省已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46个,占应覆盖城区居民的74%;合作医疗参合人数达到466.8万人,参保率达92.38%;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28万人,提前两年实现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
三是加大对儿童福利事业的投入。2008年,投入资金562万元启动海口、三亚、儋州市儿童福利院和海口、三亚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项目。在实施为海南省孤残儿童康复手术的“明天计划”中优先安排28.8万元手术的配套资金,顺利完成了2008年的“明天计划”工作。此外,省妇联积极争取全国妇联及美国圣徒慈善协会向琼海市贫困残疾人捐赠了价值20万元的250辆轮椅,同时还为灾区妇女儿童募捐了58万元及价值54万元的全新衣服和15万元的学习用品。团省委继续加大“希望工程”的实施力度,一年来,援建希望小学8所,救助贫困辍学中小学生936名。
(五)积极开展对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高问题的监测。为了做好海南省儿童营养状况的监测和评估,获得较为真实可靠的数据,从2004年以来,海南省利用“儿童疾病综合管理项目”、“世行贷款卫生九项目”、“李嘉诚基金会捐助海南农村卫生建设扶贫项目万名农民免费健康体检子项目”等项目在海南省的实施,在全省部分地区开展了儿童营养不良监测,获得了较为可靠的数据。
(六)加大妇女儿童工作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一是开展妇女儿童发展纲要规划“三八”宣传月活动。省妇儿工委办召开宣传工作通报会,会后,海南电视台、海南日报、南国都市报、海南特区报、海南法制报、南海网等7家媒体围绕相同主题,通过不同侧面,采取不同形式进行了宣传报道。二是在省人民政府网站上开辟了“妇女儿童”栏目。栏目设置了工作动态、工作研究、实施“两纲”“两规划”宣传栏等9个宣传栏目。三是举办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0周年妇幼卫生成就图片展开展仪式暨妇女儿童健康事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主题报告会。省妇儿工委办联合省卫生厅、省妇幼保健院开展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0周年妇幼卫生成就图片展,展现20年来海南省妇幼卫生工作所取得的成就,探讨海南省妇女儿童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四是利用网络、刊物开展宣传。积极给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报送信息;在《今日海南》第三期和第五期上用较大的版面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两纲”“两规划”和妇女先进典型;此外,为便于省妇儿工委成员单位和市县妇儿工委开展工作,印发“两纲”“两规划”宣传册和《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指标解释宣传册。
(七)加强教育培训工作。一是加强防治碘缺乏病宣传教育培训工作。2008年5月,省妇儿工委办联合省卫生厅、省盐务局分别在三亚市、文昌市、儋州市、澄迈县、东方市、昌江黎族自治县、临高县等7个市县举办了妇女骨干防治碘缺乏病宣传教育培训班,共有2000多名基层妇女干部和村(居)妇代会主任参加了培训。省盐务局为参训人员发放分辨真假碘盐试剂、3240包碘盐和3.462万元伙食补助;省妇儿工委办的同志到每一个培训班上宣讲预防碘缺乏病的重要意义和工作要求;省卫生厅派有关专家为培训班授课和发放宣传资料,提高了广大群众对碘缺乏病危害的认识。二是举办妇女儿童纲要、规划重点指标督导检查工作骨干培训班。培训班邀请了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的领导作“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妇女儿童纲要、规划目标如期实现”的主讲,省妇儿工委成员单位、各市县(区)妇儿工委的领导和联络员参加了培训。
二、存在的问题
(一)进一步增强对妇女儿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部分市县(区)政府及职能部门对 “两纲”“两规划”的执行情况尚不理想,以致影响到“两纲”“两规划”具体项目的落实。主要原因是未将“两纲”“两规划”纳入市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考核体系,对妇女儿童工作未能引起足够重视。
(二)落实“两纲”“两规划”的工作机制不够健全。一是各市县(区)政府虽然成立了妇儿工委,但其办公室的工作机制还不够健全,有些市县妇儿工委办公室人员、经费不到位,难以发挥妇儿工委的职能作用。二是监督检查、监测评估工作不到位,工作制度不健全,部分市县有关人员对其工作职责,对“两纲”“两规划”某些项目实施的进展情况,某些指标达标情况,情况不明,胸中无数。
(三)宣传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两纲”“两规划”的宣传工作薄弱,社会公众对“两纲”“两规划”的内容及实施情况知晓率低,还没有形成全社会重视和共同实施“两纲”“两规划”的氛围。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加大对实施“两纲”“两规划”的督导调研力度,着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海南省将加大对市县(区)实施“两纲”“两规划”进程中重点难点问题的督导调研力度,查找未达标指标的主要原因,制定专门的攻关方案,逐一突破重点难点指标,确保2010年如期达标。
(二)总结推广“两纲”“两规划”示范工作经验。进一步强化示范市县工作,切实发挥典型带动作用。对文昌、澄迈两个国家级示范市县采取培训优先、项目优先等措施,帮助两个市县创经验,做表率。同时,加大对省级示范市县的督导力度,推动示范市县率先达标,进一步提高示范工作水平。
(三)继续大力加强妇女儿童工作宣传。以宣传为先导,大力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儿童优先原则,通过多种渠道不断向社会各界宣传“两纲”“两规划”、《妇女权益保障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不断提高群众对“两纲”“两规划”的知晓率。
(四)进一步加强培训。要提高海南省实施“两纲”“两规划”的水平,就必须加强海南省各级妇女儿童工作机构和人员的能力建设。采用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方式。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授课、讨论、典型推荐、参观等形式加大培训的力度。
(五)建立省级妇女儿童发展状况数据库。把妇女儿童发展状况纳入统计体系和经常性统计工作,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真实,填补“两纲”“两规划”统计的缺口,为推动妇女儿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六)坚持狠抓落实,推动“两纲”“两规划”目标任务的实现。目前,“两纲”“两规划”的实施已经取得重要进展,重点领域的主要目标已基本实现。但仍有一些目标实现难度较大,如高中阶段女生毛入学率、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婚前医学检查率、合格碘盐食用率等,还需要做更大的努力。现在距离2010年只有两年的时间,“两纲”“两规划”实施已进入攻坚阶段,时间紧,任务重。各级政府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将“两纲”“两规划”的实施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纳入市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考核体系,把实施“两纲”“两规划”作为当前妇女儿童工作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整合资源,着力在解决突出问题和难点指标上实现新突破。
(七)形成推进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合力。妇女儿童事业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多方支持配合。省政府有关部门将树立全局意识,相互支持,密切协作,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妇女儿童工作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