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人口计生委副主任在计生科研院长研讨会上的讲话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4月08日   来源:人口计生委网站

    在举国上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两会”精神的大好形势下,我们在美丽的壮乡首府、绿城南宁市召开全国人口计生系统院(所)长研讨会,共谋改革发展大计,我代表李斌主任向大家表示亲切的问候。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国内外医学科技研究取得重要突破,生殖医学研究充满活力

    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的发展是医学和生命科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

    (一)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不断获得重大突破

    自1971年激素研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以来,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成为热门研究领域,并不断有重要发现或研究成果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如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分别授予两名美国人马里奥·卡佩基、奥利弗·史密斯和一名英国人马丁·埃文斯,以表彰他们在“基因靶向”技术方面的突出贡献;人乳头状瘤病毒的发现,使宫颈癌成为迄今病因最明确的一种癌症,在此基础上开发的疫苗则使宫颈癌成为人类可以防治的第一种恶性肿瘤。艾滋病病毒的发现导致艾滋病诊断和血液产品筛选方法出现,预防与治疗的结合,有效减缓了艾滋病的流行,大幅提高了艾滋病患者的平均寿命。2008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由人乳头状瘤病毒发现者(德国学者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和艾滋病病毒发现者(法国学者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和吕克·蒙塔尼)分享。这些研究成果强有力地推动了生殖医学的发展。

    (二)国外生物医学研究取得新的突破

    美国《科学》杂志评选出的2008年10大科学进展中有6项与生命科学和医学有关。根据美国《时代周刊》等媒体的评估,2008年世界医学生物学研究的主要进展达到110项,近50%与生殖相关。这些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发现新基因、基因的研究、基因技术的应用、人工生命、遗传与疾病以及治疗技术等。这些新进展为生殖医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大促进了全世界生殖医学的快速发展。

    (三)国内生殖医学研究获得可喜进展

    我国在国家不断加大投入和加强项目组织力度的情况下,生殖基础理论研究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实用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新技术不断涌现,在国际上的影响不断扩大。

    1988年首例试管婴儿郑萌珠的诞生成为中国生殖医学领域的里程碑;1996年卵母细胞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助孕技术首获成功,标志着男性不孕症治疗的革命性突破;随后将IVF、胚胎显微操作和分子遗传学结合起来对植入前人胚进行遗传检测技术于1998年再获成功;标志着科技突破的人类胚胎干细胞的研究也取得初步成功。近年来,生殖激素药物的不断开发,使各种排卵障碍有了更多而可靠的治疗手段;腹腔镜、宫腔镜、输卵管镜的应用,使输卵管通畅度的检查更准确,疏通效果更好。蛋白质组学技术为研究精子发生中蛋白质的变化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人类精子分离技术,卵母细胞体外培养为不孕症治疗提供了技术保障;

    国外的研究成果,为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科学研究开拓了视野、提供了借鉴。我们要努力学习,站位前沿,推动具有我国特色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科学研究又好又快发展。

    二、人口和计划生育科研院(所)发展取得重要成果,机遇与挑战并存

    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30年来,人口和计划生育科研机构取得了可喜的科研成果,为实现人口控制目标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近年来,人口计生系统科研机构联合有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承担的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规划(973计划)项目取得新突破,分离出一批与生殖功能相关的新基因,揭示了一些特异性基因、蛋白质的重要功能和作用机理,发现了部分出生缺陷致病基因新的突变位点,为发展人类生育调控技术打开了新的思路,使我国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某些达到了国际水平。参与实施“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在一根型皮下埋植剂、哺乳期避孕环、男性绝育新技术等生育调节新方法上取得了新成果,为提高群众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水平提供了技术储备。这些研究成果显著提高了我国生殖生物学科、遗传学科的研究水平,展示了人口计生科技队伍的整体实力。

    (二)科研院所自身得到加强和发展

    能承担和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科研院(所)越来越多。全国22个省级科研单位中有18个参与了“十一五”国家级重大科研课题研究,6个省级指导中心在基层技术指导和“科技大练兵”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许多科研机构实力提升、规模扩大,有的由“所”改“院”。大部分院(所)高级职称人员比例不断升高,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显著提高。仅国家所,2008年以第一作者发表在的核心期刊论文共51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21篇,被SCI收录的国际权威刊物30 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达到6.273。人口计生系统科研院(所)已经成为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研究领域重要的研究力量,“十一五”期间正在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战略,为科研院(所)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国家不断加大对社会事业和科学研究的投入,为科研院(所)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需求,为科研院(所)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同时,我们也看到,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和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带来的战略机遇,为科研院(所)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战。

    1、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需要科技提供全面支撑

    生育调节技术需要创新与完善。由于目前所使用的生育调节技术方法都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副作用或缺陷,需要对量大面广的技术方法进行改进完善,也需要全新的创新研究,不断提高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大多数出生缺陷发病机理不清楚,需要进行科技攻关。这些既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现实需要,也是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

    2、科研力量相对偏弱

    尽管全国各省(区、市)都建立了不同形式的省级科研或技术指导机构,科研力量不断得到加强,但整体研究力量仍显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科研基地不多。我们只有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在中科院),3个部委级重点实验室,与发展规划和实际要求尚有较大距离。二是科研能力整体偏弱。在我委组织实施的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本系统科研机构参与的多,牵头组织的少,实力不够。科研创新能力不足,多年来没有重大成果,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尤其是基础理论研究没有重大突破。

    3、科研储备相对不足

    由于人口计生系统科研机构成立的时间相对较晚,又存在财政投入长期不足等问题,使科研储备出现“两个不足”:(1)科研苗头项目不足。在国家科技投入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我们能组织申请国家大力支持的,有基础、有前景的科研苗头项目偏少。(2)科研人才储备不足。据不完全统计,人口计生系统科研机构中只有国家所有博士后工作站,只有国家所和上海所能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在15个省级和计划单列市的科研单位科技人员中,高级职称人员占33%,中级职称人员占41%,初级职称人员占26%。

    三、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科研院所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的要求,结合人口和计划生育科研院(所)的职能定位和任务,对科研机构如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4点建议。

    (一)深化改革,谋划战略,瞄准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的实践再次证明,只有改革才有出路。深化改革有利于发展,战略规划能促进发展。每一个人口和计划生育科研机构都应该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最终目标,高度重视科研机构改革和发展的战略规划,重点做好三件事:

    一是建设高水平的学科。学科是一个单位学术水平、人才质量和服务社会能力的源泉,也是科研人员健康成长的土壤,是一个科研机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将以重点学科、重点研究机构、重点实验室建设为中心,以课题项目为载体,有效整合学科资源,不断提高科学研究水平,服务事业发展。各科研院(所)要加强学科的结合、渗透,增强联合攻关的能力;

    二是吸纳培养人才。要把培养造就、吸收引进和管好用好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推动事业发展的战略举措,要着力培养学科领军人才,大力培养热爱事业、留得住的技术人才。要选好用好想干事、能干成事和敢干大事三种人才:对于想干事的人,要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和舞台;对于能干成事的人,要从政策上、物质上给予鼓励和支持;对于敢干大事的人,更要为他们创造宽松宽容的工作生活环境;

    三是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在任何一个系统中,机制都起着基础性、根本性的作用。要解放机制,大胆地取消阻碍科学研究的落后的、陈旧的、僵化的机制,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新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家的工作动力和活力。要大力推进工作机制、投入机制、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的改革,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自我积累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大力创新,应用导向,促进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融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和创新机制为一体,其主要功能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运用。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人口和计划生育科研机构要重点围绕技术创新和知识传播运用开展以应用为导向的创新活动,主要包括:

    (1)以形成新知识为目标,开展力所能及的生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2)以实用技术为目标,开展技术创新,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避孕节育和生殖保健技术,改进完善现有产品和技术以形成更新换代新产品;

    (3)加强创新知识的及时传播和运用。在创新过程中,要严肃科学态度、严谨科学作风、严格科学标准。人口计生系统的科技创新工作必须脚踏实地、实事求是。通过加强科技创新,以新思路、新举措来解决影响和制约事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科研机构和科技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扩大推广,服务基层,保障可持续发展

    作为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和计划生育科研机构担负着推广应用适宜技术、培训指导基层科技人员的重要任务。推广技术,服务基层,要做到四个“坚持”:

    (1)坚持依法服务。要把做好国家规定的免费服务与市场化有偿服务结合起来,以合法的身份和资质,推广应用合法的产品和技术;

    (2)坚持政府主导。要把国家导向和群众需求结合起来,首选推广应用政府倡导的长效避孕节育技术方法;

    (3)坚持知情选择。要把自身发展与带动基层发展结合起来,推广应用适宜技术要充分尊重基层机构的知情选择权利,不能强行推广;

    (4)坚持惠及群众。要把国家利益和群众利益相结合,根据群众的避孕节育需求和生殖保健需要,选择质优价廉便于群众使用的产品和技术进行推广。只有不断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服务基层,惠及群众,才能保证人口和计划生育科研机构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整合资源,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人口和计划生育科研机构要运用现代管理方式,整合、利用各类资源,营造大协作的氛围,培养大协作精神,加强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的能力建设,力争科研能力在某些方面达到国内甚至世界前列。不断强化提供人口计生公共产品的新理念与责任感,广泛参与开展青春期、新婚期、孕产期、避孕期、更年期科学技术的研究与服务,促进计划生育服务网络成为开展健康促进教育、推进社区卫生、控制疾病传播等方面的一支重要力量,努力实现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李斌主任指出,人口计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1234”。即:“一个主题、两大统筹、三个更加注重、四个促进”。科研院(所)的发展也要服从服务于“1234”的大思路,要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人口和计划生育需求的高度去研究、去思考。努力做到:一要放眼世界,站在生殖医学和生育调节理论与技术的前沿,学习借鉴世界科技发展的先进理论、理念、方法和成果,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工作的能力水平。二要放大思路,牢固树立大科技观,把握当前国家的经济、政治、科技形势,统筹谋划科学研究的长远发展。当前,尤其要在保增长、扩内需,大力推进“医改”中,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有所作为。三要放开“手脚”,在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的同时,借好“外脑”,善于借用高等学院和外系统科研机构的力量,开展高水平的研究工作。

 
 
 相关链接
· 人口计生委公布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 人口计生委发起的“新家庭文化屋”工程成效明显
· 人口计生委通知做好09上半年区划代码规范化工作
· 人口计生委建立远程宣传工作站为农民工提供服务
· 人口计生委到桂督查中央新增计生服务站项目建设
· 人口计生委与湖北省举行共建武汉城市圈签字仪式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