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农业部:三氯杀螨醇控制及综合治理项目在京启动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4月09日   来源:农业部网站

    环境保护部、农业部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4月8日在京共同主持启动中国含滴滴涕三氯杀螨醇生产控制和螨害综合治理(IPM)技术全额示范项目。湖北的宜都市、陕西的洛川县、山东的沾化县分别就柑橘、苹果、棉花三产业先期开展示范,探索组建适合我国区域生态种植系统、生物群落多样性,以及多种作物控害减灾配套技术体系,切实提高示范区农户的安全用药和病虫害防控技术水平,为国家推广计划提供技术支持。

    我国政府作为POPs公约(斯德哥尔摩公约)首批签约方,我国的履约工作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自2001年以来,履约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成立了14个部委组成的国家履约工作协调组及办公室,2007年4月,国务院批准环境保护部牵头编制的履约《国家实施计划》,POPs削减与控制工作全面启动,经过两年努力,政策标准逐步完善,履约机制逐步健全,以履约示范项目为龙头,分行业、分领域、分区域逐步启动淘汰和替代工作,积极推进国内履约政策、标准和技术导则的制修订工作。至2008年年底,已有10多项得到落实,为履约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

    尽管如此,我国在POPs削减、淘汰和控制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根据约定到今年5月17日,我国将停止滴滴涕、氯丹和灭蚁灵等有意生产POPs的生产、使用和进出口,2014年5月17日将全面停止滴滴涕作为非封闭系统内三氯杀螨醇生产中间体用途。但目前以滴滴涕为中间体仍是三氯杀螨醇生产的唯一技术路线,2004年调查表明,我国73%的滴滴涕用于三氯杀螨醇的生产,目前国内仍有近40家企业在生产三氯杀螨醇产品,广大农民对其的认可度也依然很高。如何让农民认识和适应新的螨害控制技术,最大限度减少禁用对农业生产、对农民、对相关生产企业的负面影响,消除废弃生产场地的环境和健康风险,确保现有的封闭三氯杀螨醇生产满足公约和国家相关政策及标准要求?示范项目的启动实施对于研发、推广三氯杀螨醇替代产品及其使用技术,引进吸收国际先进的技术,迅速转化为适合我国的螨害防治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据悉该项目将从能力建设、政策完善、IPM技术示范、宣传教育、废物处置和场地评估、封闭生产管理等方面全方位推动解决我国在滴滴涕禁用之后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推动消除滴滴涕对环境、对食品、对群众健康的影响。

    链接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是指具有毒性、难以降解、可在生物体内蓄积的有机物质,对人体危害巨大,《公约》旨在全球范围内削减、消除和预防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首批控制的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中,涉及农业的有杀虫剂氯丹、灭蚁灵和滴滴涕等9种。三氯杀螨醇是一种有机氯类专用杀螨剂,因其杀螨谱广、活性高、价格低成为广为使用的杀螨剂。

 
 
 相关链接
· 农业部:当前小麦苗情总体较好 丰收仍需过"六关"
· 农业部会商小麦苗情部署加强小麦中后期田间管理
· 农业部部长在京会见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女士
· 农业部:小麦苗情总体较好 小麦丰收仍需过"六关"
· 农业部采取六项监管措施保证动物疫苗质量
· 农业部将开展新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试用工作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