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一季度统计数据勾勒出江苏经济运行呈现积极变化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4月13日   来源:新华日报

    4月9日,江苏省统计局就一季度全省主要经济指标得出汇总结果。同比、环比、当月数据,虽然只有薄薄一张纸,但这张非常时期的“经济运行图”,却勾勒出金融危机背景下江苏经济运行呈现的积极变化。

    一周之前,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率领调研组来到江苏省苏南、苏中5个市,在深入分析江苏经济走势并到企业实地调研后,他得出结论:江苏经济正在回稳,向好的势头正在巩固,特别是产业优化升级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江苏经济稳住了,全国经济的1/10也就稳住了!

    亮点:主要指标逐月走高好于预期

    外贸依存度高达90%以上,国际需求下降致使外贸下滑,出口拉动力明显减弱:经济总量超过3万亿,江苏经济的运行关乎全国经济总盘子的稳定。一季度经济能否开好局、起好步,关系到全年GDP增长10%目标的实现。

    国家统计局局长的判断从哪里来?最新数据像剥笋一样,将答案层层解开——

    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看,投资、消费保持较高增长,作用力进一步提升。全省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734亿元,同比增长23.6%,比前两月提高2.7个百分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22.2亿元,增长16.6%,其中3月增长18.9%。特别是商品房销售1368.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4.8%,回暖势头明显。

    从产业发展情况看,农业、工业、服务业都实现了较好开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503.2亿元,同比增长10.6%,扭转了去年下半年以来工业累计增速持续下滑的势头。其中3月份完成1368.4亿元,同比增长17.5%。对农民增收作用明显的高效农业新增面积137.63万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2.1%。服务业占比提高一个百分点以上。

    从信贷数据看,全省新增人民币贷款5250亿元,同比多增4000多亿元,同比增长34.8%。作为经济主体的工业发展得到充裕的资金支持。

    从经济发展“晴雨表”的财税指标看,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45亿元,增长8.4%,比1—2月份增幅提高了4.1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增幅达到19.5%。各主体税种三月增幅回升,增值税、营业税两大税种增幅分别比前两个月提高20个和25个百分点。

    这些指标的积极变化,既表明中央和江苏扩内需保增长政策效应初步显现,也印证了企业家信心指数正在恢复提升。专家分析认为,在金融危机尚未见底的背景下,江苏经济“保10”拼出了一个好于预期的开局。

    对外向度高的江苏而言,“保增长”是一场压力巨大的攻坚战。省领导多次指出,我们无法改变国际金融危机的趋势,但我们一定要通过政策创新、合力应对,努力把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全国“两会”后召开的省委常委会强调,要坚持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不动摇!

    紧紧咬定“保10”的目标,江苏省打出了“组合拳”:以重大项目为龙头迅速扩大有效投入,中央宏观经济政策“第一时间”在江苏落地;出台扩大内需拉动、加大财税金融支持、扶持中小企业等政策性文件,政策集成效应正在释放;对从工业用电量、财政税收到外贸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逐天研究分析,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引导企业适应市场需求加快调整产品结构,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工业环比增长不断攀升。

    面对主要经济指标回暖,省委、省政府领导又多次提醒,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仍然严峻,回升基础还不够稳固,必须咬定目标,坚持不懈地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重点:工业26个大类产值正增长

    实现“保增长”的目标,保持工业稳定运行成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3月26日,全省工业大会召开,这是多少年来全省规模最大的一次工业大会。会议提出,实现今年经济增长10%的目标,工业增幅应该力争达到12%以上。逆势中谋求工业发展之“快”,从何处着力?

    ——财政支持做“加法”。促进工业优化升级、支持企业发展专项、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体系,今年省财政已经拿出了120亿元帮助企业应对金融危机。

    ——企业负担做“减法”。取消和停止行政事业性收费121项,政府性基金2项,全年可为企业减负39亿元,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综合成本。

    ——引进项目做“乘法”。省委、省政府组织对中央企业招商活动,45个签约项目,总投资2220亿元,一批大项目将成为工业新的增长极。

    “从一季度看,全省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6个行业产值呈现正增长,输变电设备、新能源设备等重点企业订单饱满,医药、太阳能光伏、风电装备等新兴产业发展良好”,省经贸委主任张吉生说。

    宏观数据在企业得到更多印证:省经贸委调研汇总的重点企业中,有84%的企业反映3月份以来的生产经营形势较前两个月持平或好转,55%的企业3月份国内订单明显增多,11%的企业国际订单有不同程度的增加,42.9%的企业预计一季度经济效益要好于去年四季度。

    省领导多次强调,扩内需、保增长要和调结构、上水平结合起来。今年以来,江苏省积极对接国家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并结合省情实际,由相关牵头部门组织并会同行业协会和有关专家组成起草小组,在广泛听取各类企业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起草了江苏省12个重点产业振兴规划的初稿。

    “江苏对接国家规划,动作在全国是最快的。从短期看,实施规划有利于解决产业当前发展遇到的困难,推动保增长目标实现。从长期看,将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江苏省工业由大变强。”省发改委主任毛伟明认为。

    难点:外贸出口跌幅逐步缩小

    4月7日,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帮助和支持台资企业平稳发展的政策措施,这是继前一阶段出台外经贸稳定扶持政策后,江苏省遏制外贸下滑的又一动作。

    “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是保增长的两面。江苏年进出口规模近4000亿美元,仅靠内需是很难补上去的。”省外经贸厅厅长朱民说,外贸下滑的缺口必须尽最大努力弥补。

    国际需求虽然萎缩,但不能坐等市场复苏,必须尽可能多地从国际市场中争抢份额。正是凭着这股劲,江苏外贸在困境中不等不靠,奋力爬坡。

    争抢市场是稳定外需的核心。为此,全省上下想方设法、在危机中发掘机遇。引导组织外贸企业参加各种国际展会,多接国际订单;利用在苏外资企业的竞争力集聚资源,将跨国公司的订单向江苏省集聚;出台扶持政策、减少收费,帮助企业降低商务成本,提高议价能力。昆山仁宝电子等外贸企业,利用当地综合竞争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订单攻势,一季度电脑出口不降反升,使得昆山的公司在全球所有的生产基地中“一枝独秀”。

    帮助企业应对危机,各级政府政策支持加重砝码,各项服务不断优化。即将出台的支持台资企业政策,从加大贷款投放、创新金融抵押担保方式、减免部分税费、鼓励创立自主品牌等方面,推动台资企业平稳发展、转型升级。省国税局创新做法,实施“先退税后核销”,受到出口企业欢迎。南京海关为资信良好的部分企业提供2—3个月纳税宽限期,减轻企业资金压力。省检验检疫局对信誉好、产品风险较低且质量稳定的出口生产企业,实施便捷的诚信监管方式,全省新增一类企业、绿色通道企业、出口直通放行企业100家。

    就出口而言,虽然同比仍呈下滑之势,但环比数据已经有所好转。一季度全省出口较前两个月跌幅减少2.4个百分点,3月当月跌幅又比一季度减少4.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服务贸易外贸严冬中“春意渐浓”。商务部统计,1—3月,江苏省完成离岸合同金额8.2亿美元,离岸外包执行金额5.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7%和167%。

    最近,由各方面专家组成的国务院参事考察团到江苏,就江苏省实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揽子计划情况进行调研。在深入考察后,他们认为,中央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措施在江苏已取得明显成效。江苏一定能够战胜挑战,率先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走出来。(记者 陆峰 邵生余 吉强)

 
 
 相关链接
· 江苏围绕结构调整主线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 江苏1月份经济出现多种回暖迹象 企业开工率提高
· 江苏召开会议确定09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