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气象局网站
4月14日,由国家气候中心牵头组织的气候预测业务技术发展高层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国光,副局长矫梅燕出席会议。陶诗言、曾庆存、周秀骥、黄荣辉、丑纪范、李泽椿、许健民、李崇银、丁一汇院士,北京大学王绍武教授等专家参加研讨。
郑国光在会上说,目前我国的气候业务是典型的研究型业务,做好气候预测业务,无论对促进气象科学技术进步,还是对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中国气象局在发展现代气象业务体系过程中,要把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作为核心任务,加大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各项资源,对重大科学问题进行科技攻关,以进一步推动我国气候业务发展,为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地方政府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郑国光强调,当今气候预测业务该如何发展、如何进一步提高预测准确率都是摆在气象部门面前的一项挑战,同时也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专家们一致认为,短期气候预测业务应侧重对范围大、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的气象灾害的预报;要走动力、统计和经验方法相结合的道路,着重加强对模式物理过程的研究,不断改进数值模式,加大卫星资料的同化应用;同时要引进国内外气候预测领域的高层次领军人才,有针对性地建立科研队伍。还有专家提出,由于气候本身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准确做出气候预测至今仍是一个难以完全解决的科学难题,因此,气象部门要通过对公众进行科学解释和加强服务等方面来弥补预报不准这一难以回避的问题。
丁一汇院士和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李维京分别作了《东亚夏季风和降水季节预报的困难和出路》、《短期气候预测业务现状和面临的挑战》专题报告。与会专家站在全局的高度为气候预测业务技术发展提出了战略性的观点,并就短期气候预测业务未来发展方向、制约和影响短期气候预测水平提高的关键因素、提高我国气候预测水平的技术路线和最佳业务布局、气候预测可预报性和服务满意度等具体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中国气象报记者 赖敏 苏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