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月起,北京市将投入约2亿元,为北京籍适龄妇女免费进行乳腺癌和子宫颈癌筛查。据初步估算,此次筛查将分别惠及384万、213万人。这也是市政府2009年为民拟办的一件实事。
目前,子宫颈癌和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根据2008年北京市率先在西城、朝阳、怀柔3个试点区对户籍适龄妇女开展的两癌免费筛查试点工作统计,共计30余万人次参与筛查,其中子宫颈癌确诊31例,乳腺癌确诊38例。筛查中还发现阴道炎等妇科疾病检出率达到48.9%,其他乳腺疾病的检出率达到35.8%。“这些数据高于平常预计的发病率,可见两癌筛查的必要性。”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筛查可以早发现、及时治,不但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还可以减轻医疗负担,所以2008年在北京市将推广免费筛查。
目前,各区县筛查工作方案已制订完成,并结束调查摸底,参与筛查的工作人员、技术人员均参与了培训考核,做到持证上岗。4月起,各区县将逐步开始实施筛查工作。
此次可免费享受子宫颈癌、乳腺癌筛查的人群是北京市户籍适龄女子,年龄分别为25岁至65岁及40岁至60岁。凡符合条件的妇女可自愿参与筛查,届时个人持“自愿免费筛查三联卡”到各区县指定筛查机构就可享受免费政策。
为了保证结果准确,北京市成立了包括管理、妇科、乳腺临床、超声、病理、钼靶6个专业市级专家组,全程“把关”。各区县也分别成立专家组,定期抽查。以乳腺B超为例,专家当日抽取5%至10%的筛查妇女现场复核,诊断结果符合率要达80%。
不仅查得放心,市卫生局还确定了13家三级甲等医疗机构作为诊断治疗机构,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均在范围内。这些医院要为诊断治疗的患者开通绿色通道,设立专门门诊或利用已有的相关科室,每周不少于2个半天接诊持有“子宫颈癌(乳腺癌)筛查反馈卡”的可疑病例。
“按照国际惯例,两癌筛查每年至少进行1次。”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北京市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正在研讨修订,专家建议将每年两癌筛查纳入法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