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长江第二份"体检报告"发布 "健康风险"不容低估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4月19日   来源:气象局网站

    “近两年,长江水环境质量虽总体保持稳定,但并未出现根本好转,保护流域生态、维护长江健康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据4月18日在北京首发的《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2009》指出,2006年以来,长江流域频频遭遇极端天气气候袭击,气候变化对于长江水资源和流域生态系统的影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不确定”既来自气候系统本身的复杂变化,也因为相关研究的缺位。该报告主编、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杨桂山表示,我国开展水资源和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性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数据序列不长,迫切需要开展跨学科综合模拟研究,客观、系统地评价气候变化对全流域造成的影响,为适应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据悉,高温连着伏旱,冰冻携着暴雨——不经意间,长江流域已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该报告预测,随着全球变暖的进一步加剧,长江流域的“健康风险”系数也将不断升高,一系列生态环境“传染病”可能一触即发。

    基于IPCC相关气候模型预测结果的综合分析表明,到2050年,长江流域的增温幅度可达1.5℃至2.0℃。受此影响,降水季节分布将更加集中,夏季汛期暴雨增多,秋季降雨减少,洪涝和干旱灾害发生几率增加。

    除了改变降水时空分布,气候变化还将“左右”长江源头区冰川补给水源的长与消。《报告》指出,冰川加剧退缩虽能在短时间内增加长江径流量,但长期将使冰川补给水源减少,致使长江源区“中国水塔”地位下降。

    据悉,《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2009》为长江保护与发展系列报告的第二部,由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和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工程管理中心等单位的30多位在长江保护与发展研究方面具有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科研与管理专家合作完成。(记者 郭起豪)

 
 
 相关链接
· 长江三峡船闸因大雾中断通航
· 长江三峡地区持续降雨产生大雾三峡船闸中断通航
· 四川地震灾区整治破碎山河重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 长江口大雾大风接踵而至 150多艘船舶安全疏散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