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上午,山东省国资委26户省管企业在济南签订了2009年度业绩考核责任书。针对当前形势,山东省国资委及时调整了业绩考核指标体系,全部采取行业对标的办法确定2009年企业考核目标值,以此引导企业保持和提高发展水平,为今后发展酝酿能量。
山东省管企业是山东省工业经济的重要力量,其生产经营情况不仅关系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也关系到社会的就业稳定和山东省整体的经济增长和结构。 为进一步发挥业绩考核对企业的导向作用,省国资委按照对标考核的总原则和水平不降低的总要求,全部采取行业对标的办法确定2009年企业考核目标值,主要考核净资产收益率、保值增值率、总资产报酬率三项指标,引导省管企业增强标杆意识,加强与先进企业的对标,全方位对照先进找差距找不足,理清追赶的方向和思路,制定完善措施,做到保增值、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
据山东省国资委主任谭成义介绍,这次全部采取行业对标的办法,既是应对当前比较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的现实选择,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企业实现由大变强新跨越的长久之策。虽然今年只确定了三项考核指标的相对目标值,没有明确考核的绝对目标值,但考核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
同时,今年考核目标的确定,其考核理念和原则与去年修订后出台的新业绩考核办法相比是没有实质性变化的,因此,今年确定的考核目标是三年任期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来确定的2008—2010年任期考核目标不变。
在当前经济困难、企业效益普遍下滑的形势下,国有企业负责人的薪酬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谭成义表示,要坚持“业绩上薪酬上、业绩降薪酬降”的原则,如果业绩实际完成值下降了,即使考核等级与往年相同,薪酬也要下降,而且要做到企业负责人薪酬先降、职工后降,企业负责人薪酬降幅不低于职工工资降幅。据悉,目前,很多省管企业已经这样实践,如兖矿集团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做到基本年薪降低50%,总部和专业公司机关管理人员薪酬同比减少15%;莱钢则提出“不以大幅度降低职工收入作为降低成本的主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