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防范违法用地—长三角地区国土所长座谈会述评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4月30日   来源:国土资源部网站

    虽说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的巨人,但这个巨人却先天营养不足——土地资源匮乏。如今,在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长三角地区很多地方都面临着土地利用空间狭小、后备资源匮乏的难题。

    因此,在“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大背景下,长三角地区基层国土资源部门有着不小的压力。压力之一,就是在这么多项目集中落地的特殊时期,如何防止违规违法用地反弹。

    在大家的热烈交流中,记者发现,长三角地区不少基层国土资源部门在全力做好专项整治的基础上,都在结合本地实际,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长效机制,目前已取得不错的效果。

    建立全方位、多层次、高密度巡查体系

    作为首批全国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镇和全国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镇,浙江省余姚市泗门镇连续多年位居宁波市第一强镇的位置,经济的发展也给当地土地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

    泗门国土所所长任春波说:“为了防止违规违法用地反弹,我们近年来着手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长效机制,与辖区两镇政府领导达成‘要管住土地,建立全方位、多层次、高密度的巡查体系是关键’的共识。为此,我们与两镇政府建立了一套纵向三级化、横向网格化、监督经常化的巡查体系。”

    他们的具体做法:一是纵向巡查三级化。第一级为村级,由村干部巡查。第二级为辖区两镇相关人员和国土所相关工作人员。以上两级每周开展两次巡查,并做好巡查记录。第三级为辖区两镇联村干部,每半月巡查一次,向镇政府提供书面巡查报告。二是横向巡查网格化,即以镇为单位,将两镇辖区切片分块,将片区落实到人,分清区域,明确责任,并就每月巡查记录作统计。三是巡查监督经常化。辖区两镇政府主要领导每季度进行不定期抽查,并对照联村干部的书面巡查报告,结合国土资源协管员考核表,给每个村的联村干部、协管员打分考核,确定巡查成效,兑现奖惩。

    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的做法很有特色。这个镇房屋土地管理所副所长谭伟说,推行网格化和专业化管理模式,落实定区域、定人员、定任务的“三定”管理措施,形成了比较规范的房地基础管理机制。

    他说:“在网格化管理中,我们将全镇92.56平方公里陆地行政区域划分片区,然后明确人员、落实任务、细化责任。我们把工作人员分为3组,每组2人,巡查区域约30平方公里。从近几年来的情况看,基本上做到了违规违法用地早发现、早制止、早报告、早处理,有效遏制了违规违法用地。”

    与朱家角镇的做法类似,江苏省海安县白甸国土所以“片警式”监管为抓手,切实保护耕地资源。该所所长王元龙说:“所谓‘片警式’监管,就是分区监管、包干负责、责任到人。我们将全镇10个村划分为5个片区,执法人员对片区实行包片负责。这种做法,可以改变以往土地、矿产监察中单一执法、被动执法的现状。”

    2001年以岛建镇的舟山市定海区金塘镇,虽然面积不大,却有大小企业近500家,工业经济发展迅猛。金塘国土资源中心所副所长阮卫忠说:“为了防止违法用地反弹,我们实施‘地毯式’巡查,做到日日有巡查。国土所每天和金塘镇管委会城监中队一共16个人,在不同地区开展动态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制止。”

    加强部门联合,变国土资源一家管为大家共同管

    以前,国土资源是一家管、大家用,这样的管理效果不理想。如今,很多地方都在尝试与地方政府、村委会,以及其他相关部门联合起来,变国土资源一家管、大家用为各部门齐抓共管。在长三角地区,很多国土所也采取了类似的办法,并且略显别致。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积极探索建立联合防控机制,目前已初步成形。作为参加座谈会为数不多的女所长之一,看起来还像个小姑娘的余杭区临平国土所所长车菊英说起话来略显腼腆:“我们把乡镇(街道)作为管理单元,明确政府责任,以联合防控为主要管理手段。比如说,我们明确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为第一责任主体;发现违法用地行为时,供电部门不得为其供电,供水部门不得为其供水,工商部门不得为其颁发营业执照。目前,余杭区已基本形成由各乡镇、街道牵头,国土资源、城管、建设、公安等部门联合执法的工作模式。现在,我们国土所的工作比以前顺手多了。”

    江苏省昆山市国土资源局玉山分局从构建共同责任机制入手,调动各方面保护国土资源的积极性。分局局长陶青在介绍经验时说:“我们首先落实考核责任,将辖区内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列入各镇村主要领导工作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其次是落实管理责任。国土资源部门加强与规划、建设、工商等部门的联动,建设项目必须凭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建设用地许可证》方能办理规划、报建或营业执照等手续。再其次是建立权责挂钩机制。我们实行建设用地动态跟踪管理,将建设用地使用效率与建设项目供地、经营性用地挂牌出让等挂钩,对达不到目标要求的,随时停止项目供地,停止经营性用地挂牌。”

    江苏省靖江市国土资源局开发区分局的做法更让人眼前一亮。这个局除了建立与司法、纪检、公安、规划等部门的联合执法机制外,还与邮政部门联动,聘请74名邮递员为土地监察信息员,畅通了违法用地信息渠道。分局局长赵敏说:“邮递员承担宣传、监督和反馈职责,对发现新开工建设项目和破坏基本农田的情况,他们均在第一时间向所在辖区土地监察中队报告。对辖区内的耕地和建设项目实现了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监管。”

    充分挖掘农村土地潜力,创新宅基地管理模式

    “农村工作两台戏,计划生育宅基地。”在土地资源十分紧缺的长三角地区,农村宅基地不足与村民建房需求之间的矛盾近年来逐步加深。对此,各地各施所长,创新宅基地管理模式,既节约了土地,又解决了宅基地管理难题。

    金塘镇国土所副所长阮卫忠说:“金塘中心所对村民建房采取了控制政策,2001年~2004年几乎未新批土地建房。为有效缓解住房困难和用地之间的矛盾,真正做到节约集约用地,解决百姓住房困难的问题,我们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推广新型农村私人建房模式——农民多层联建房。2008年,完成了穆岙社区20户农民多层联建房,之后又确定河平社区40户、柳行社区30户。采取联建房模式,每户占地面积为44.6平方米,比传统单家独院模式户均节约土地60多平方米。这样,既挖掘了农村用地潜力,保证了民生合理用地,又从源头严防了违法用地发生。”

    无锡市新区鸿山镇同样全面停止了单门独院农民住宅的审批。曹林军说:“我们集中规划了鸿运苑、鸿泰苑两个较大的社区,全部规划设计了6层以上的多层和小高层公寓,目前已完成建设的农居房占地面积约1000亩,其中多层64万平方米,12层以上小高层21万平方米。目前,我们已完成拆迁安置3500户,腾出建设用地约1500亩,节约土地近500亩,既优化了农民居住环境,又为发展留下了空间。”

    句容市下蜀国土所则通过积极开展城乡建设用地挂钩试点来解决节约集约用地的问题。该所所长邹云峰说:“镇里通过对北部沿江地区分布零散的3个村庄进行村庄整治,统一安置村民,共整理出建设用地240亩,而新建安置小区只需土地100亩,节约土地140亩。通过村庄土地整理,可以搞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利用拆并村庄空间置换的建设用地指标,可以弥补项目用地和城镇发展用地的不足;将农民集中安置到集镇居住,可以提高城镇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便于城乡统筹。”

    本次座谈会为期两天,一天座谈交流,一天参观考察。虽然时间短暂,会议紧凑,但与会代表收获很大。大家认为,在经济发展的特殊时期,座谈会为基层国土资源工作者提供了一次难得的业务交流机会,因而格外珍惜,格外难忘。(记者 李响 梁丽敏)

 
 
 相关链接
· 山东千余件违规违法用地案件被查处 636人受处分
· 国土资源部对处理三类违法用地行为给出"截止日"
· 镇政府无权处罚违法用地行为
· 北京征用3颗卫星监控违法用地 一两个月监测一次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