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绵阳灾区农村已有120万受灾群众搬进永久性住房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5月16日   来源:四川日报

    “5·12”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前夕,江油市战旗镇32户特困户喜搬新家。至此,绵阳灾区农村已有38万户120万受灾群众搬进永久性住房。在北川、安县、平武、江油等重灾区,随处可见一排排、一幢幢川西民居、羌楼藏寨,绵阳灾区农村一派生机。

    安县黄土镇方碑村村民王健群夫妇的新家,川西北民居风格,面积150平方米,楼上楼下五居室,还有灶房、厕所、猪圈三分开的后院。“大地震夺走我一个家,共产党给我一个家!”王健群激动地对记者说。今年开春以来,绵阳灾区农村平均每天都有3000多户农民搬进新居,党和政府已落实90多亿元的农房补助金和30多亿元的农房贷款。为了让灾区群众早日有个家,绵阳市县各级本着“环境安全、尊重民风、规划合理、有利发展”的原则科学选址,把所有农房都建在能避开山塌水患的安全地带,统一设计了15种风格各异的民房供群众选择。灾区群众不出村社就能拿到建房款和限价材料,再加上灵活多样的建房模式,灾区农房如雨后春笋般修建起来。

    在北川老县城后面的山坪中,一排排新羌寨拔地而起,劫后余生的20多户羌族群众就住在里面。这里文化广场、农家书屋,水电气网一应俱全。羌寨村民以房屋等作为投入,联合成立一个旅游集团,引得多家旅行社和投资商前来考察投资。今年春节以来,村民已接待游客50多万人次,图片、画册、羌绣等备受欢迎。

    在绵阳灾区,农房建设大都与产业发展紧密相连。安县界牌镇在重建农房的同时,引进亿元资金建成天樱食品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不仅就地解决了400多人就业,而且将带动上千户灾区群众养鸭致富。平武县平通镇牛飞村引进四川香叶尖茶业公司,建起1500亩茶叶基地。(记者 何玉文 李晓东)

 
 
 相关链接
· 地震一周年:年底前青川全部灾民住进永久性住房
· 四川灾后重建农村永久性住房让群众过上美好生活
· 四川地震灾区加紧永久性住房建设
· 四川青川县灾后首个城镇永久性住房建设项目启动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