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江苏省实施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进计划产生裂变效应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5月29日   来源:新华日报

    进入“十一五”,江苏的发展进入了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站在新起点,面对新挑战,必须更多地依靠智力资源和科技进步,构建新的竞争优势。

    2006年12月,江苏省委作出重要决策:启动实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十一五”期间省财政每年拿出1亿元以上资金,围绕全省优先发展的产业面向全球延揽高才,对引进的每个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或团队,一次性给予不低于100万元的资金支持。

    2007年3月,计划正式实施。2008年,在江苏省委主要领导的提议下,引才资金从1亿元增加至2亿元。

    截至目前,已有292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通过申报获得资助。这些顶尖人才的加盟,不仅为江苏带来大批高科技项目和科研成果,更带动着各个领域的精英人才和一流团队加速向江苏流动,为江苏科学发展率先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像招商引资一样招才引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新一轮国际竞争中,谁拥有更多高素质人才,谁就拥有发展的主动权。

    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瞄准的就是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在各自领域里占据制高点的高素质人才,以他们的加盟壮大高层次人才队伍,进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快转型升级。

    以这一计划为龙头,“万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科技创新创业双千人才工程”等相继实施。各地各部门纷纷跟进,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力度,放眼全球招才引智。南京、无锡、镇江等市“一把手”带着团队走出国门挖掘“第一资源”。各地接连推出引才计划,苏州“姑苏计划”、无锡“530计划”、常州“千名人才集聚工程”,镇江、宿迁、淮安也都有专项引才计划。引才的专项资金不断攀高,仅苏州市县两级财政投入就达6.67亿元,其中昆山人才专项资金高达1.15亿元,占一般预算收入的1%。像招商引资一样招才引智,成为各级地方政府的全新理念。

    与此同时,引才方式不断创新,更加灵活多变:江苏省有关部门组团“走出去”赴海外招聘,把海外高层次人才“请进来”到江苏考察;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理念,高层次人才可固定可流动,可专职可兼职;在美国、加拿大等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联络处,随时引荐人才来苏工作。

    优厚的政策扶持、独特的区位优势以及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着海内外高才纷至沓来。据统计,仅计划实施以来,就先后有2047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申报。各路英才来到江苏后,短时间内或攻克科研难题,或自主创业,进一步印证了江苏省委决策的前瞻性,也展示了科技创新的爆发力。截至2008年底,全省投入人才引进的资金已达20亿元。目前全省有11个市52个县(区)推出了专项引才计划,全方位多层次的引才格局初步形成。

    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为了确保引进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全省上下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为高层次人才打造创新创业的舞台。

    省级层面,江苏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打好“整合牌”,省级“引才计划”与各地、各部门的引才举措相互融合、协调联动,提供集成支持。引进人才除得到100万元资助外,还可优先获得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各类科技计划以及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安排,优先推荐进入“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优先在政府组织下与金融、风险投资机构进行对接……近几年,仅省引进计划支持的高层次人才实施的项目,就得到省级科技专项资金支持8.9亿元,吸引风险投资27.4亿元。

    各地以保姆式服务为引进人才解决后顾之忧。无锡、苏州、常州、南通等市出台“三个100”举措,即为引进人才一次性提供10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3年内免费提供不少于100平方米的创业场所和100平方米的公寓住房。不少地方还提供出入境签证办理、执业资格、医疗、保险、税收、配偶安置、子女入学、驾照转换等全套服务。

    为了让引进人才尽快进入角色,江苏省委在无锡建立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训基地,邀请知名学者专家进行创业辅导,并组织金融和风险投资机构与引进人才现场对接,促进技术与资本结合,帮助引进人才尽快做大做强企业。

    围绕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各地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等各类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搭好平台引才落户。

    高层次人才有力支撑高水平发展

    77%来自海外,65%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成果,92%拥有国内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博士学位;97%分布在江苏省重点发展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166名人才带着资金、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前来创业……

    这些优秀人才的到来,不论是直接参与企业研发,还是自主创新创业,都为江苏新一轮自主创新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为江苏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持,已带来令人刮目的经济效益。

    国家级特殊钢专家王忠英被引进沙钢集团淮钢特钢有限公司后,主持开发126个高附加值新产品,新增效益1.39亿元,被称为“亿元博士”;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陈强的加盟,使熔盛的生产能力迅速提档升级;沙钢集团的张晓兵博士,成功开发了30项高附加值产品,新增产值8亿元;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博士孙鹤,为企业成功申报3个美国FDA的新药批文和数个DMF;泰州市病毒研究所所长刘奋勇,研究出世界上第一块禽流感诊断生物芯片。

    目前,引进人才已申报专利315项,开发新产品313个,研发新技术181项。所在企业中74家被认定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承担省级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66项。

    292名人才还产生了强大的向心力,吸引了全球范围的一流团队和高层次人才向江苏集聚,以才引才、以才聚才的裂变效应日益凸显。据介绍,以这些引进的高才为核心,全省已组建创新创业团队85个,吸引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3600多人,全省人才资源总量大幅度增长,质量大幅度提升。

    今年,引进计划还拓展到教育、科研、卫生三个领域,新设服务外包、现代农业两个引才专项,并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创建5-10个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有关方面正抓住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抓紧引进拔尖人才,努力让江苏成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首选之地。(记者 郁芬)

 
 
 相关链接
· 农业部部署2009年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工作
· 上海陆家嘴"人才金港"宣布正式开港接受优秀学子
· 未来5年北京市轨道交通人才需求将在2万人以上
· 北京出台两项新办法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工作
· 大飞机项目2009年将确保引进2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