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0日从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获悉:中心成功分离出两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并完成了全基因组序列测定。这将为今后开展针对甲型H1N1流感的诊断试剂、疫苗、分子流行病学、药物开发和传播机制等各项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基础。
自5月24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医治本市首例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患者后,中心应急检测实验室立即启动核酸检测、病毒分离培养。考虑到病毒生物学特性存在不确定性,实验室同时采用细胞培养、鸡胚接种两种方法进行病毒分离。6月3日,实验室首先成功分离到5月23日澳大利亚墨尔本回国患者标本的病毒;6月7日,又分离到5月30日从美国回国患者标本的病毒。研究人员随即开展全长病毒基因的PCR扩增及测序。经序列分析比较,这两株病毒高度同源,表明为同一类病毒。目前被命名为A/Shanghai/37T/2009(H1N1)和A/Shanghai/71T/2009(H1N1)的两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其基因组序列信息已提交全球公共序列数据库和全球流感自发禽流感共享数据库,可供全球科学家用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分析和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