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北京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新发现700余处文化遗产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6月14日   来源:北京市人民政府

    明长城北京段超过526千米,北京市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新发现700余处文化遗产,大运河保护规划年内出台……6月13日是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北京市文物局公布了一系列喜人成绩。 

    明长城北京段超526千米

    继2009年4月国家文物局首次公布现存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千米后,市文物局公布了明长城北京段的长度——526.65467千米,其中人工墙体长度388.08635千米、天然险长度138.56832千米。

    “从2006年4月开始,北京市历时两年多,途经35个乡镇、143个行政村,最终完成了明长城北京段的调查测量工作。”市文物局局长孔繁峙介绍,此次共调查长城敌台1510座、烽火台165座。

    焦化厂、首钢纳入文物普查

    近年来,各种大型建设、城市改造和新农村建设等项目纷纷上马,为了更好地平衡保护与建设的天平,北京市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于2008年启动,这距上次普查已过去20余年。2009年底,普查将全部结束,目前7成文化遗产完成普查,180余名一线队员共实地调查文物点2200余处,新发现门头沟琉璃渠古窑址、张家湾古民居等不可移动文物700余处。

    “此次最大特点是首次将工业遗产和近现代优秀建筑纳入文物普查范围,比如焦化厂和首钢等。”市文物局文保处处长王玉伟透露,新发现的这些文化遗产经过修缮保护之后,将逐步对外开放,成为市民休闲娱乐新去处。

    大运河保护规划年内出台

    为了给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添把柴”,北京市组织专家初步确定了运河相关遗产名单,涉及文物遗产100余处,其中包括河道9处、与运河相关的村落1处等。预计2009年内,保护规划将正式出台。

    近年来,恭王府、历代帝王庙等先后消除了文物建筑或被长期占用或年久失修的历史欠账,钟鼓楼、香山团城等修复后重现历史风貌,后门桥、永定门等成为北京城新的历史人文景观……文物古迹已成为一项“活”产业,发挥社会效益。

 
 
 相关链接
· 中科院与北京市共建中科院北京怀柔科教产业园
· 北京2009年采购中关村自主创新产品已超过24亿元
· 京8条地铁签615亿保单 为国内同类项目最大保额
· 2009年北京拟完成9000户棚户区居民搬迁安置工作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