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新闻出版总署就筹备法兰克福书展主宾国活动答问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6月23日   来源:新闻出版总署网站

    6月22日,新闻出版总署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外国客人——来自德国通讯社、德国《商报》、英国《卫报》等40余家媒体的记者,怀着对中国备战法兰克福书展主宾国活动、中国数字出版现状等的浓厚兴趣,集体采访了总署有关负责人。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及出版管理司司长吴尚之、对外交流与合作司司长张福海、科技与数字出版司司长张毅君介绍情况并回答了有关提问。

    在回答法兰克福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所面临的最主要挑战是什么时,邬书林说,中国想参展的出版单位太多,要展示的中国历史太悠久,中华文明内容太丰富,当代中国发展可以介绍的经验太多,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中,发挥好出版单位的积极性、把最有代表性的中华文明和中国发展成就展示出来,这是中国主宾国活动准备工作中面临的最大挑战。为此,我们集思广益,将在主题馆中以中国出版、印刷的历史发展为线索,通过声、光、电等各种方式来展示从甲骨文到互联网时代的中华文明史和思想史,展示中华文明对世界历史的贡献。在版权贸易区,将重点把反映当代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优秀作品展示出来。邬书林说:“尽管准备工作开展已近两年,中国主宾国活动筹备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但对我来说,这些挑战依然存在。活动结束,如果国外同行说‘我理解了中国’,中国同行也满意,才意味着挑战真正结束。”

    当有记者问及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和中外文化交流情况时,邬书林说,把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和重要经验展示给世界,是我们这次主宾国活动的重要内容。我们将通过出版物展示发展成就、反映改革开放历程,告诉世界30多年来中国为什么能取得这么快的进步。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一方面传承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大规模开展了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另一方面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先进成果,系统地翻译出版了从亚里士多德到当代主要学科代表人的重要著作。

    邬书林等还就中国主宾国活动翻译出版工程入选图书的选择标准、中德版权贸易现状、中国数字出版发展现状等一系列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张福海、张毅君分别就中国主宾国活动的具体筹备情况和中国数字出版发展概况做了详细介绍。张福海说,法兰克福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有三个特点:规模大,一年600多场活动;内容广,以出版为载体,涉及整个文化艺术的各个方面;多样性,每个活动板块的设计都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张福海还从主题馆和展台、出版专业活动等七个方面进行了具体介绍。张毅君说,中国政府采取了加强规划指导、实施重点项目等一系列措施,推动数字出版快速发展。2007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总产值为360亿元人民币,2008年为530亿元人民币,增长速度达47.2%,今年将保持这一增速。

    组织媒体到主宾国进行采访是法兰克福书展组委会的一项惯例,此次到新闻出版总署进行的集体采访是他们此次赴华采访的首站,在接下来的行程中,这些记者还将对一些作家、诗人、电影人、新媒体业者等进行一系列采访。

 
 
 相关链接
·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推动中国印刷业绿色环保
· 《中国分省系列地图集》首发 省级行政区划全涵盖
· 中华版权代理中心深圳工作站揭牌仪式11日举行
· 2009中国公共关系论坛6月16日在清华大学举行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