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杨洁篪在渥太华出席加中贸易理事会午餐会并演讲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6月24日   来源:外交部网站

    2009年6月23日,正在加拿大访问的中国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出席加中贸易理事会举行的午餐会并发表演讲。

    杨洁篪说,1970年,中加实现建交,加拿大成为最早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之一。中加建交39年来,两国关系虽经历风雨波折,但总的方向是向前发展的。在两国几代领导人亲自推动和各界人士共同努力下,两国高层及各级别交往日益增多,交流领域不断拓宽,合作水平持续提高。双方在经贸、司法执法、能源、环保、科教文卫等广泛领域建立起40余个交流合作机制,在联合国等多边机制中的合作日趋密切。两国经贸关系从昔日的单一商品贸易发展到今天的全方位、跨领域、多元化合作。

    杨洁篪指出,中加关系的发展历程表明,尽管两国国情不同,不可能在所有问题上都有一致看法,但这没有、也不应该成为两国关系发展的障碍。不同文明和社会制度的国家应该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应该尊重世界的多样性,尊重各国人民选择其本国发展道路的权利,互不干涉内政。只要遵循这些原则,中加双方就能牢牢把握两国关系的正确方向,推动两国关系不断健康稳定向前发展。

    杨洁篪表示,世界已发生了重大变化,要用新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看待中加关系。中国和加拿大,一个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发达国家,两国之间没有根本利害冲突,而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和良好的合作基础。当前形势下,中加两国更应加强合作,共同促进世界经济早日复苏,有效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更好地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

    杨洁篪说,推进中加关系,要加强高层及各级别交往,增进政治互信;要努力挖掘潜力,扩大务实合作;要尊重和照顾彼此关切,妥善处理敏感问题;要扩大人文交流,扩大两国人员特别是青年交往,不断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杨洁篪表示,明年是中加建交40周年。中方愿与加方一道,坚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出发,以纪念中加建交40周年为契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共同创造中加关系更加美好的明天。

    午餐会后,杨洁篪一行结束了对加拿大为期两天的正式访问,离开渥太华前往美国纽约出席6月24日至26日举行的联合国“世界金融和经济危机及其对发展影响高级别会议”。 

携手共建中加关系的美好明天
——杨洁篪外长在加中贸易理事会举行的午餐会上的演讲

(2009年6月23日,渥太华)

尊敬的德马雷名誉主席、克鲁伊特主席、哈德会长,尊敬的克拉克前总理、弗莱厄蒂部长、贝尔德部长,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非常高兴出席今天的午餐会。首先,我要感谢加中贸易理事会的热情邀请和周到安排,使我有机会同各位新老朋友见面。长期以来,在座各位为增进中加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推动两国关系改善和发展作出了积极努力。我对此表示衷心感谢。

    我首次访问加拿大是在30多年前。当时,我从事外交工作不久,作为一个中方代表团的工作人员访问贵国。加拿大热情的人民、广袤的土地、优美的环境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由于工作关系,我多次来访。此次是我担任中国外长以来首次访加,故地重游,倍感亲切。我这次来访是为了与加方就中加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增加了解,扩大共识,深化合作,推动两国关系进一步改善和发展。昨天,我同坎农外长举行了会谈,并会见了金塞拉参议长。今天上午,我分别会见了哈珀总理和自由党领袖伊格纳蒂夫先生。我们谈得很好,访问取得了积极成果。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中加关系源远流长。一百多年前,中国劳工来到加拿大,为修筑横贯这个国家东西部的“太平洋铁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加两国人民并肩抗击法西斯。白求恩大夫的英雄事迹在中国家喻户晓,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主义精神永远激励着世界上爱好和平的人们。上世纪60年代初,加拿大在西方国家中率先开展对华贸易,出口小麦到中国,向中国人民提供了宝贵支持。1970年,中加实现建交,加拿大成为最早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之一,两国关系由此揭开了新篇章。

    中加建交39年来,两国关系虽经历风雨波折,但总的方向是向前发展的。在两国几代领导人亲自推动和各界人士共同努力下,双方交流领域不断拓宽,合作水平持续提高。两国高层及各级别交往日益增多。双方在经贸、司法执法、能源、环保、科教文卫等广泛领域建立起40余个交流合作机制,在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20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机制中的合作日趋密切。

    两国经贸关系从昔日的单一商品贸易发展到今天的全方位、跨领域、多元化合作。双边贸易额由建交之初的1.5亿美元增长到去年的345.2亿美元,提前实现了2005年9月两国领导人确定的到2010年突破300亿美元的目标。中国已成为加拿大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国。中国出口到加拿大的轻工、纺织及各种耐用消费品质优价廉,不仅丰富加拿大人民的日常生活,还为他们节省大量开销。中国对加的投资也不断增长。加拿大鲍尔、庞巴迪、加拿大铝业等知名企业以及永明、宏利保险公司、蒙特利尔银行、皇家银行等金融机构纷纷进入中国并取得快速发展。秦山核电站三期项目更成为两国在和平利用核能方面合作的示范工程。

    中加两国人员交往不断增加。中国已成为加最主要的移民和海外留学生来源地之一,目前加有华人华侨140多万、中国留学生近6万。中文已成为加第三大语言。中加之间结好的省市达到44对。北京、上海与温哥华、多伦多之间每周有40多个直飞航班,每天有2000多人次往返于中加之间。遍布中国各地的30多所加拿大研究中心成为中国民众了解加拿大的窗口,中国在加拿大设立的5所孔子学院也为加人民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良好条件。在这里,我还要特别提到去年加拿大政府和人民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后给予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支援。地震发生后,加拿大联邦和地方政府宣布了多项援助措施,各界人士纷纷慷慨解囊,这充分体现了中加两国人民在特大自然灾害面前相互支持的人道主义精神,大大加深了两国人民业已存在的友好情谊。借此机会,我愿再次向加拿大政府和人民表示衷心感谢。

    中加关系的发展历程告诉人们,尽管两国国情不同,不可能在所有问题上都有一致看法,但这没有、也不应该成为两国关系发展的障碍。中国有句古语:“和则亲,异则敬。”不同文明和社会制度的国家应该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应该尊重世界的多样性,尊重各国人民选择其本国发展道路的权利,互不干涉内政。只要遵循这些原则,中加双方就能牢牢把握两国关系的正确方向,推动两国关系不断健康稳定向前发展。

    近年来,中加关系并非一帆风顺,但令人高兴的是,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加关系正在不断改善和发展。特别是,2008年7月胡锦涛主席与哈珀总理在日本洞爷湖八国集团与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期间会晤,就发展中加关系达成了重要共识,有力推动了两国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自那时以来,双方在经贸、能源、科技、卫生、教育等广泛领域的互利合作取得新的进展,两国关系展现出新的活力和前景。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与国相互依存、利益交融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但世界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南北差距拉大,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仍面临诸多难题。特别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各国实体经济的冲击进一步显现,世界经济金融形势依然严峻。面对这些挑战,没有任何国家能独立应对,唯有携手合作才是正确选择。

    世界已发生了重大变化,要用新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看待中加关系。中国和加拿大,一个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发达国家,两国之间没有根本利害冲突,而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和良好的合作基础。当前形势下,中加两国更应加强合作,共同促进世界经济早日复苏,有效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更好地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

    ——推进中加关系,要加强高层及各级别交往,增进政治互信。高层交往对巩固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两国领导人通过会晤、通信等方式就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保持着经常性沟通,有力推动了两国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双方应继续保持这种交往势头,同时进一步扩大两国政府、立法机构、政党之间的对话与交流。中方欢迎加方更多的政府官员、议员、政党领导人及各界朋友访华。

    ——推进中加关系,要努力挖掘潜力,扩大务实合作。多年来,中加贸易额持续增长,但同两国经济总量和合作潜力相比,双边贸易和投资规模仍然偏小。双边贸易占中、加各自外贸总额的比重只有1%和6%左右。我们欢迎加政府积极推进贸易多元化战略,支持两国企业在信息技术、能源资源、基础设施、交通、环保、农业等领域开展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我们也愿鼓励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加方的“太平洋门户计划”和“大西洋门户计划”建设。希望双方共同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妥善处理两国经贸问题,为两国经贸合作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并使加拿大成为中国更加重要的贸易伙伴。

    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是摆在各国面前的头等大事。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也受到影响,经济运行困难增多。我们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把扩大国内有效需求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迅速出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一是增加政府公共支出4万亿元人民币,二是实行高达5000亿元人民币的结构性减税,三是保持金融流动性充足,四是大范围实施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五是大力开拓国内消费市场,尤其是农村市场,六是加快推进重点民生工程建设。

    中国实施的一揽子计划已初见成效,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形势比预料的好。主要表现为:一是投资增速加快,消费增长较快,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1%;二是工业生产逐步企稳,农业形势总体稳定,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三是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区域发展协调性强,产业升级加快;四是城镇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提高,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268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1.2%和8.6%;五是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一季度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同比增长29.78%,金融市场平稳运行。中国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采取的一系列举措不仅对本国经济有利,对区域经济和全球经济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加双方进行了良好的沟通与协调。中加都主张深化国际经贸合作,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对话与协调,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都主张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防范金融风险积聚和扩散。中方愿与加方一道,继续加强在上述领域的磋商与协调。我们也愿与加方及其他各方共同努力,推动20国集团第三次金融峰会在前两次峰会基础上取得更多积极成果。

    中加合作的巨大潜力还体现在其他广泛领域。无论是在反恐、司法执法、科教文卫等领域,还是在联合国事务、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和地区热点上,中加两国都应积极寻找利益汇合点,努力拓展互利合作,不断充实中加关系的战略内涵。

    ——推进中加关系,要尊重和照顾彼此关切,妥善处理敏感问题。台湾问题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方核心利益所在。当前,两岸关系不断改善,步入和平发展的轨道。两岸关系的改善和发展不仅给两岸同胞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也符合包括加拿大在内的国际社会共同利益。我们将继续本着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原则,努力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但无论两岸关系发生什么变化,中国政府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反对“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的立场决不改变。我们希望加方恪守一个中国政策,慎重妥善处理涉台问题,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同台湾问题一样,涉藏问题也事关中国核心利益。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在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依法保护公民的人权和宗教信仰自由,致力于保护西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与达赖的矛盾不是民族问题,也不是宗教和人权问题,而是维护祖国统一和分裂祖国的重大原则问题。我们对达赖的方针政策是一贯的、明确的,与达赖方面对话接触的大门始终是敞开的。关键在于达赖应真正放弃其寻求西藏独立、半独立或变相独立的主张。我们希望加方继续恪守承认西藏是中国一部分、不支持“西藏独立”的承诺,理解和尊重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立场。

    ——推进中加关系,要扩大人文交流,夯实民意基础。中国有悠久的历史,56个民族创造了绚丽多彩的中华文化。加拿大崇尚多元文化,主张各民族和谐共存。我们愿与加方一道,进一步加强两国文化、教育、体育、学术等领域的交流,扩大两国人员特别是青年人的交往,不断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中方积极支持温哥华举办2010年冬奥会。我们感谢加方大力支持明年上海世博会,愿为加方参展继续提供便利和协助。相信温哥华冬奥会和上海世博会将成为促进中加友好新的平台。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明年是中加建交40周年。我们双方应该对两国关系取得的成果感到自豪,更应该积极推动两国关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取得新的更大发展。我们愿与加方一道,坚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出发,以纪念中加建交40周年为契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共同创造中加关系更加美好的明天。我希望并相信,中加友好事业将会继续得到加中贸易理事会以及加拿大各界有识之士的大力支持。

    谢谢大家!

 
 
 相关链接
· 加拿大总理哈珀23日会见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
· 杨洁篪与加拿大外长坎农在加拿大渥太华举行会谈
· 中国外交部部长杨洁篪与加拿大外长坎农举行会谈
· 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会见加拿大参议长金塞拉
· 杨洁篪与阿富汗外长兰金·达德法尔·斯潘塔会谈
· 杨洁篪在钓鱼台国宾馆与来访的泰国外长甲西会谈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