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全国地理信息产业峰会和应用成果展览会在京举行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7月02日   来源:国土资源部网站

    7月1日,我国第一次由政府主办的地理信息产业方面的峰会和展览会——全国地理信息产业峰会和全国地理信息应用成果及地图展览会在北京隆重开幕,本次峰会和展览会的主题是“构建数字中国,大力发展地理信息产业”。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出席会议。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徐冠华,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鹿心社,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测绘局局长徐德明,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国家国防科工局副局长孙来燕出席并致辞,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刚,国家测绘局领导班子成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俊勇 、童庆禧等出席了开幕式。

    鹿心社指出,地理信息产业是新兴朝阳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胡锦涛总书记今年4月在山东专程视察地理信息企业,温家宝总理、李克强副总理也作出重要批示、指示,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地理信息产业的高度重视,对广大地理信息产业从业者的亲切关怀。大力发展地理信息产业,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鹿心社指出,当前,我国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任务非常繁重,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也为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需求,这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发展地理信息产业的重要意义,齐心协力,把我国地理信息产业进一步做优、做强、做大,推动地理信息产业的大发展、大跨越、大繁荣,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制定出台有利于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规划和标准,营造有利于地理信息产业企业发展的公平、公正、有序、宽松的市场环境。在不断改善服务的同时,要加强监管,努力维护统一、竞争、有序的地理信息产业市场秩序,形成既保障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安全和测绘工程质量,又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的良好市场环境。

    鹿心社说,国土资源部一如既往地支持国家测绘局履行职责,全力支持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注重发挥地理信息企业在国土资源工作中的作用。鹿心社希望,广大地理信息企业准确把握形势,切实抓好难得的发展机遇,坚持自主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营造和谐环境,弘扬先进文化,不断开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新局面,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徐德明说,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不仅是企业战略,更是国家战略,事关国家安全、民族利益和国家竞争力。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坚持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宗旨,瞄准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瞄准国际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前沿,瞄准社会民生需求,瞄准测绘信息化,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不断扩大地理信息产业的规模和效益,增强地理信息产业吸纳社会就业的能力,把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做优做强做大。

    徐德明指出,做优做强做大地理信息产业,要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现实需求,不断提高地理信息产业的服务能力。按照《国家测绘局关于为国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做好测绘保障服务的若干意见》要求,努力把项目更多地调到现实需求上来,把建设更好地放到公共服务上来,把产品更快地转到有利于民生上来,把资金更有效地用到扩大内需上来,把工作重心切实落到促进发展上来。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转变职能,加强对产业发展的指导和服务,努力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做优做强做大地理信息产业,关键在广大地理信息产业企业要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的潜能。

    开幕式后,举行了大会演讲和专题论坛。两院院士、政府部门有关负责人以及国内较大规模的地理信息企业负责人、专家学者就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趋势及发展政策等发表意见;专题论坛设产业政策与发展趋势、数字中国建设发展、导航定位技术发展与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遥感技术发展与应用、教育与人才六个专题,与会代表将作深入的交流探讨。

    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改委、国家海洋局、总参测绘局等部门有关负责人,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地理信息产业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的代表等参加了开幕式。(记者 丁全利)

    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年均增长率超20%

    记者从日前在北京举办的全国地理信息产业峰会和展览会上获悉,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年平均增长率超20%。2008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总规模已超过600亿元。

    地理信息是关于地球上自然地理实体和人文地理实体的位置、高程等位置信息以及属性信息,是国家战略性资源。地理信息产业是以现代测绘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对地理信息资源进行生产加工、应用、服务而发展起来的综合性高技术产业。2006年我国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把发展地理信息产业作为任务之一,从国家的高度来推动这一产业发展。目前我国的地理信息产业包括测绘服务业、遥感产业、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卫星导航产业四大产业。

    测绘业是地理信息产业的基础。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测绘与地理信息基础数据采集体系,国家测绘局下属陕西、黑龙江、四川和海南四个直辖测绘局,其他省区也拥有专业测绘队伍。这些队伍为我国建设提供了多层次的基础测绘,也为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和地理信息服务提供了基础数据。我国2008年测绘业总产值为220亿元。在测绘服务业中,地图出版是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各类地图年产量1.3亿多幅。

    我国遥感业萌芽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主要集中应用在气象和资源环境领域。目前,我国遥感应用服务的主要形式包括遥感卫星地面接收、航空摄影遥感数据获取服务、卫星遥感数据代理及数据处理服务、遥感数据应用和增值服务、遥感软件开发等。在遥感数据的获取与处理方面。据初步统计,目前我国有专业遥感机构(企业和事业单位)共200多家。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始于测绘和资源环境两个领域。20世纪80年代,国家测绘局引进第一套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始建立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并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列为行业的主导技术或核心技术之一。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计委和有关部门启动了多项大型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工程。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地理信息系统产业(GIS产业)已经形成,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已在我国政府部门和众多行业中应用,特别是电子政务和数字城市建设。我国GIS 软件已形成了从大型基础平台软件到各类应用软件的全系列GIS软件产品,在国土资源管理、城市管理、电信资源管理等应用领域发挥了主力军作用。目前我国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仍以政府部门为主,企业应用逐步推进,大众应用正在兴起。

    诞生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等地理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是地理信息产业中的龙头产业。我国卫星导航技术的发展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开始引进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国家将其列为重点发展产业设立专项予以支持其发展。目前我国卫星导航业主要针对大众市场,应用于车载导航、便携式导航、手机导航中。

    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各行业、各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对于满足社会大众对地理信息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保持了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8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总规模已超过600亿元,从业人员约40万,从业机构超过1万家。(记者 丁全利)

 
 
 相关链接
· 全国地理信息应用成果及地图展览会在京开幕
· 全国地理信息产业峰会和展览会七月一至四日举办
· 四川省农业系统首批4个农产品获颁地理标志证书
· 测绘局召开全国地理信息产业峰会等新闻通气会
· 长三角地区将实现基础地理空间信息一站式服务
· “数字黄山”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程日前开始实施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