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7月8日召开的全国风能观测网建设及后续工作安排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风能资源观测网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将全面转入全网运行阶段,主要完成全网联调、数据传输入库、问题整改和竣工验收等任务。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副局长宇如聪出席会议,副局长矫梅燕主持会议。
截至7月5日,全国已建设完成393座测风塔,占整个建设任务的98.5%。其中,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已全部完成建设任务。据了解,风能资源观测网共布设测风塔400座,主要覆盖西北、华北、东北以及东部沿海风能资源丰富地区,并兼顾其他具有风能资源开发潜力的内陆地区。由中国气象局统一招标采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按照统一技术要求组织建设,建成后纳入国家气象观测网统一管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负责观测运行与维护。
郑国光对风能资源观测网建设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要提高认识。气象部门承担了风能资源详查、评估以及预测等工作,要以此为抓手,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如何做好风能资源详查、评估及预测,如何发挥好风能观测网的作用是摆在气象工作者面前的挑战和任务,也是新时期气象事业发展新的增长点。二要明确责任。在风能观测网建设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是责任主体,要组织好、管理好风能观测网建设。三要强化安全,确保风能观测网安全运行。
宇如聪就风能观测网建设、运行和管理提出要求。他强调,要加强领导,明确分工,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各单位要按照中国气象局的统一要求,各司其职,上下通力合作,密切配合,确保风能观测网按期、按标准完成全部建设任务,开展正常观测和数据上传。要精心组织,严格把关,做好观测网验收工作。目前,风能观测网验收大纲已经印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要严格按照验收要求,逐一对测风塔进行测试验收,9月底前要全部完成验收和整改。要规范流程,组织做好业务运行工作。
矫梅燕就深入开展风能资源详查和评价工作提出四点意见:一是加强测风资料的质量控制和分析。二是科学组织好风能资源数值模拟工作。三是切实提高风能资源综合评价的实用性。四是强化风能资源详查工作的组织管理。她说,风电功率预报是解决风电入网和电网调控的有效手段之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要加强与当地发改委、电力设计部门的联系,收集风电功率输出相关资料,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风电功率预报服务方式,建立服务流程,逐步将此项业务常态化。海上风能开发是可再生能源开发的重点发展方向,我国海岸线长,海上风能资源丰富,但资源分布具体情况不清,同时海上风电开发面临严重的台风影响风险。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要积极与当地发改委保持沟通联系,制订本地区海上风能资源评估工作方案并编制本地区海上风能资源评估报告。要积极发挥风能太阳能管理职能作用。
中国气象局各内设机构、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主要负责人、从事风能工作的相关业务、管理人员在分会场参加会议。(王素琴 胡亚 刘晓林)